本文共863字
以企業創辦人經驗職掌經濟部,經濟部長郭智輝把企業追求效率的精神,放到經濟部的工作來,他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已擬定追日計畫,優先項目包括改善供電妥善率、落實境外關內及境內關外,以及成立大貿易商。
郭智輝上任後提出經濟部施政重點包括境外關內、境內關外,以及穩定供電,其中境外關內、境內關外的構念溝通已經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提出行動計畫,並進一步落實。
境外關內是協助優勢企業海外布局,原先規畫是設置海外單一窗口,提供企業便捷的一站式服務,不過,現在郭智輝有新想法,「我要成立大貿易商,這是我落實境外關內的做法」。
郭智輝表示,是真的成立大貿易商,而不只是一個概念,由大貿易商來幫助台灣中小企業做出口,中小企業可能沒有能力接單,或是財務結構也不是很好,透過大貿易商這個窗口,處理財務、配送、行政等生產以外的事務,「可能會先從生活食品與運動產業著手」,由大貿易商接單、銷售,參與的台灣中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只負責生產,產品都使用單一品牌「Taiwan Excellent」 或是「Taiwan Select」。
以食品相關產品為例,大貿易商會在美國洽談通路,在Whole Foods Market或大華超市等亞洲超市,設立店中店,專賣「Taiwan Excellent」 或是「Taiwan Select」這個單一品牌,提高市場辨識度,郭智輝說,外國人不會知道小美賣冰淇淋、奇美賣包子、義美賣餅乾,「我只要讓你記住,好吃的東西都在台灣」。
相關執行辦法,郭智輝希望在他上任的百日內提出,大貿易商會有75%的資本來自民間,25%由國發基金出資,初期資本額40億元,但運作資金規模需要400億元,代表一年可以做1000億的業績。政府會堅持不與民爭利的立場,協助國內中小企業接單外銷,讓他們有機會建立國際競爭力,這些服務會收費的,但一定比小公司自己到海外去單打獨鬥開發市場的成本更低。
雖然這75%的資本來源還沒找,「但我相信我登高一呼就會有很多」,郭智輝表示,上任以來與很多公協會對話,了解他們的苦,日前也與僑外機構交換過意見,他的想法也獲得支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