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各界聲聲喚 媒體議價...數發部想解方

「新聞有價」早已成為社會共識,但對國內媒體議價腳步卻遲遲未見影子,加上新內閣上任至今尚未提出討論,讓新聞產業相當著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聞有價」早已成為社會共識,但對國內媒體議價腳步卻遲遲未見影子,加上新內閣上任至今尚未提出討論,讓新聞產業相當著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489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

「新聞有價」早已成為社會共識,但對國內媒體議價腳步卻遲遲未見影子,加上新內閣上任至今尚未提出討論,讓新聞產業相當著急。據了解,數位發展部正在研擬全新方案,目標是希望新聞產業能夠存活下去。

數發部成立以來,多次召集媒體、數位平台開會討論,Google也於去年3月推出「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未來三年內挹注3億元協助新聞產業。

雖然看似數位平台釋出善意,但對新聞產業困境仍無法從根源解決。今年初有學者大聲疾呼希望數發部態度「硬起來」,台灣應加快相關立法。但內閣交接,新團隊上任,各項業務仍在熟悉中,媒體議價議題也淡了下來。

據知情人士指出,數發部對媒體議價持續關心中,只不過以目前現況看,如果要走媒體「議價」這條路恐怕會引發更大反彈,以加拿大為例,通過「線上新聞法」後,Meta表達「臉書、IG用戶無法再從平台上獲得新聞」;就怕強硬議價,恐怕也會令台灣媒體面對相同困境。

知情人士表示,為防止此狀況也在台灣發生,數發部正積極構思其他解決方式。他坦言,確實發現這些數位平台不斷使用新聞媒體的創作,但面對數位平台強硬態度,也不得不思考其他方式,接下來也會盡快展開跨部會議,討論具體方案與計畫。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新竹國際動漫節28日登場 市府推「住1晚玩2天」優惠專案
下一篇
剩下不到20天的時間 經濟部長郭智輝:關稅談判有兩變數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