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26字
國科會委員會17日通過2025年度政府科技預算先期規劃,2025年科技預算1,467億元,年增8%;加計前瞻計畫,達1,596億元,雙雙創歷年新高,將投入在半導體(晶創)、AI、淨零、太空等十大領域。
今日也是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上任後首度主持國科會委員會。吳誠文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台灣若要成為AI強國,要有研發AI系統的能力,包括演算模型、高效率、高精準的應用軟體,也就是說,要同時具備AI系統設計、製造AI系統硬體、以及應用AI工具能力等三大條件。國科會8月中之前提出「智慧科技大南方」計畫,並將以台南沙崙為起點建置平台,未來擴散至中、北部。
針對2025年科技預算之規畫,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執行秘書楊佳玲指出,2025年度科技預算將投入半導體、AI、淨零科技、太空及通訊、國防軍工、中小企業及新創、智慧科技大南方、健康台灣、數位及人文、安控資安等10大項產業或計畫。
楊佳玲表示,其中半導體部分初明年科技預算規模約200億元,包含晶創台灣計畫在內;AI則有100億元上下,淨零科技則有110、120億元左右,太空與通訊則達約90億元。她並表示,但實際上金額不只這樣,因為科技預算中的一大部分屬基礎科研,基礎科研預算也有投入到半導體、AI、淨零、太空等領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