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還能抽獎?!


如何參加?簡單兩步驟
✅ 登入會員
✅ 讀 AI、半導體、電動車 文章


讀 3 篇、集滿 3 點
💰 輕鬆坐等抽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碳費模擬費率 每噸千元影響年GDP約942億

本文共1092字

聯合報 記者李柏澔/台北即時報導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今天下午環境部召開第4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本次討論到不同費率級距對產業的衝擊與影響評估,包含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國內生產毛額(GDP)等,今天環境部提出6種費率模擬,以最高每噸徵收1000元計算,若不含碳洩漏風險係數折扣,以模擬的最高0.4012百分點來算,影響年度GDP為約942億,審議委員認為對整體經濟衝擊並不高。

碳費費率審議會自今年3月至今已召開4次會議,今天受首次針對各費率版本提出年度的經濟衝擊,今天審議委員除了對碳費制度盡快上路外,認為收取碳費對產業影響有限也是新的共識,環境部長彭啟明今天稍早也指出,從本次各碳費費率版本來看,對產業衝擊確實不高。

本次環境部提出6種費率方案模擬,方案有每噸收取100、150 、300、500、800、1000元等費率級距,GDP以2023年的23.5兆為例,每下降0.1個百分點約相當減損235億元。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今天的會議著重在不同碳費費率模擬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多數委員認為在設計機制、費率搭配等對於GDP、CPI影響沒有太過顯著,但也有委員認為,儘管對總體影響不大,但對個別產業的影響應該要有深度理解,否則單靠營收和毛利率來評估影響恐會失準。

黃偉鳴指出,因此本次決議,下次將會針對500多家碳費可能徵收對象下的個別產業有更細緻的評估,以利委員做更細緻的判斷,這需要和經濟部合作,但因為這項工作需要更多時間,下次開會召開時間較難預估,但預計還要再開幾次會議才可能有結論。

黃偉鳴也坦言,光靠碳費是沒辦法達到2030年的國家階段性減碳目標,因為碳排放源不只製造業和電力業等,也包含住宅、交通運輸等,沒有國家光靠碳費就能涵蓋所有排放源,本次會議部分委員認為費率級距過大,應該更加細分,黃偉鳴說明,這些費率級距僅是各方還沒共識下的預估數字,不見得是未來要上路的費率。

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補充,每噸100元到1000元的級距是極端情境下的試算,經濟部委員建議應該要有200元或250元的費率來更細緻評估。

至於碳費是否會延後開徵時間?黃偉鳴說,審議會將會決定最終費率,法律因為公告後會往後生效,也要讓被徵收對象有充分時間,預計費率還要有1次來討論,目前沒辦法對費率審議委員會的結果做更多預測。

另我國碳費制度訂定徵收對象若提出自主減量計畫達到減量指定目標,可適用優惠費率,目前有科學基礎碳目標(SBT)和技術標竿指定目標2種減量指定目標,若500家碳費徵收都達到SBT指定目標,年減量可達4萬8625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年削減率約31%;若達到技術標竿指定目標,年減量可達3萬5722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年削減率約23%。

今天下午環境部召開第4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本次討論到不同費率級距對產業的衝擊與影響...
今天下午環境部召開第4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本次討論到不同費率級距對產業的衝擊與影響評估,包含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國內生產毛額(GDP)等,但仍未有費率的最終結論。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民進黨花蓮宣講 沈伯洋指傅崐萁幫中國開後門
下一篇
水價電價評估調整?政院:目前都尚未定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