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30字
網路上熱議自然人憑證「超沒用」,內政部5日表示,自然人憑證服務除眾所周知的線上報稅、勞保系統查詢、個人化資料自主運用(MyData)外,還可應用於台灣電力APP、台灣自來水APP、網路銀行、全民健康保險、交通部監理服務網查詢應用等多項民生服務,各行業線上系統介接數已逾1,100個系統,每一憑證年平均使用次數已超過100次,足以見證民眾使用範圍廣泛。
因為自然人憑證可作為網路上「本人簽名」不可否認性的法律效力,為防止憑證被冒領盜用,第一次申辦自然人憑證時須親至戶政事務所,由戶所人員透過戶籍資料驗證申辦人身分及設定有效的使用期限,以達到國際數位身分第3級(LoA3)驗證標準。
凡國人年滿18歲以上且未受監護宣告者,都可以申請自然人憑證,以目前仍在效期內持證人數已逾400萬人計,全體國人持證的普及率已近20%,相當於五位國人就有一張自然人憑證,儼然已成為另類的網路身分證。
內政部為推廣自然人憑證多元應用,自2022年2月推出行動版自然人憑證(APP),兩年來已逾45萬人註冊、累計超過330萬人次使用量。未來內政部將持續推廣各行業介接自然人憑證服務,讓民眾在食衣住行育樂的數位生活中,擁有簡便且安全的網路身分識別服務。
內政部整理,目前介接行動版自然人憑證的便民服務系統有:戶役政管家APP、電子產權憑證系統入口網、有戶籍國民查詢有無被限制出國、外來人口入出國日期證明書、入出國日期證明書、民眾線上申辦電子病歷、數位同意書簽署系統、自殺防治通報系統、個人健保資料網路服務、稅務入口網-稅務線上申辦、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綜合所得稅申報繳稅系統、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系統、贈與稅電子申辦、遺產稅電子申辦、全國高中助學補助系統、旅行社團件申辦護照網路填表及照片上傳系統、監理服務APP、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e觸即發稅務通系統、牌照稅待繳款及預估款項線上查詢、投資人集保資料查詢系統、股東e票通、財產保險保單存摺、台灣電力APP、台灣自來水APP、中華電信帳單線上支付。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