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32字
賴政府上任後,能源政策備受關注。國民黨立委鄭正鈐今質詢,台灣未來10年會不會缺電?行政院長卓榮泰答詢表示,政府在2030年前有充裕的準備,未來還有新的電廠會增加,但仍要看電廠建設速度,他們會持續增加,但至少能確保2030前不缺電。
卓榮泰今率內閣成員赴立法院施政報告並備詢。鄭正鈐質詢時指出,多個國際大廠要到台灣設廠,面對AI用電高需求,台灣電力是否足夠?另外,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也關切,若不使用核電,能否穩定供電?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到2030年為止,政府有把握提供穩定的電給大廠;此次訪美,他也與許多大廠交換意見,他們確實對供電問題相當重視,以台灣現有的電力容量到2030年,是增加200多MW。
鄭正鈐也提及再生能源發展,並指去年全球低碳電力占比,台灣僅16.9%,排名111名。2025年光電要達到20%的政策目標,幾乎是完全不可能。
郭智輝表示,預定2025年底,希望在這一部分能達到20%的供電,但過去兩、三年來,因新冠疫情有部分延誤,所以可能要再延一年,到2026年才有辦法達到20%。 卓榮泰補充說明,20%中,光電占8.4%、風電占7.6%,其他為水力等其他再生能源發電。
鄭正鈐追問,2026年光電達到20%的政策目標會不會跳票?卓榮泰表示「不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