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23字
為防止托嬰中心兒虐事件,衛福部編列2.6億預算建置雲端空間,並於上月26日預告草案,要求托嬰機構把監視器影像上傳中央保存30日。中華孕嬰童教保聯合總會總會長蔣叔融表示,托嬰中心本就依法裝設監視器,民國109年至今僅發生102件兒虐事件,反觀居家保母同期間發生7千餘件兒虐,政府應把經費花在刀口上,否則家長也難以接受。
托嬰中心依法裝設監視器,但目前影像是由機構自行留存30天。蔣叔融表示,總會並非反對裝設監視器,而是擔心影像上傳雲端,恐有資安疑慮,影像外洩涉及違反基本人權、個資保護等議題,孩子臉孔在網路上流竄,更會讓家長恐慌、不滿,衛福部卻沒有提出系統管理權責,孕嬰童總會會在法案預告期間,持續向衛福部社家署表達抗議。
蔣叔融表示,托嬰中心已經設有監視器管理,兒虐發生的比率也明顯低於居家保母,公開、透明的特性,也讓托嬰中心收托孩童人數在今年首次超越居家保母;與居家保母相比,托嬰中心收托兒童遭虐待比率低,不少孩子在居家保母家中受虐、死亡,卻找不到原因,在沒有監視系統的情況下,托育死角多,增強訪視也未必有效。
「民間團體倡議多年,希望政府把資源花在防止保母兒虐,若衛福部真有重視,也不會發生剴剴事件。」蔣叔融表示,比起砸大錢管理已經設置監視器的托嬰中心,衛福部應該把有限的資源花在管理居家保母,否則即使增加訪視次數,訪視員也難真正看到托育危機,政府不該把納稅人的錢,全放在管理托嬰中心,這不僅是讓資源一再疊加,更是把所有托嬰中心托育人員都當成壞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