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話題系列加開第二季!
空降接班可以嗎?老員工難溝通該怎麼辦?
12位傑出企業二代,揭開繼承者們面臨的三大試煉與四套解答劇本!


不再通知

改善護理人員權益公聽會今登場 多位立委到場力挺

本文共1228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即時報導

關懷護理職場環境、工作權益,解決護理人才荒,1111人力銀行與立委洪孟楷國會辦公室、立委陳靜敏國會辦公室與立委游毓蘭國會辦公室今(26)日共同主辦「改善護理人員權益公聽會」。

根據衛福部《未來十年護產人力供需評估研究》資料推估,2024年護理師將會短缺2.4萬人,人才流失在疫情後加劇,護理師公會統計自去年底至6月有超過1700位護理師離職,沉重的工作負擔再加上人力逐年吃緊,「護理人才荒」對高齡化趨勢嚴峻的台灣社會,是難以承受之重,高壓的工作內容革新刻不容緩。

今日公聽會除有立法委員洪孟楷、立法委員陳靜敏、立法委員游毓蘭、立法委員吳欣盈、立法委員張育美蒞臨外,同時也邀請到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會員楊卉庭、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院長蔡佩珊、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紀淑靜、智齡科技創辦人康仕仲執行長與會,從產官學不同面向探討「如何規範合理護病比?」、「如何改善護理人員待遇?」以及「如何打造友善護理職場?」等重要議題,凝聚產官學共識,為人才匱乏提供解方。

立法委員洪孟楷認為,要促使醫護人員遠離血汗的工作環境,改善「護病比」是燃眉之急,不要讓醫護人員年年都在關注同樣的議題,其次是重塑職場倫理,當疫情來臨時醫護人員挺身而出,站在第一線,但疫情之後恢復正常生活,大家卻忘了持續關心,洪孟楷表示作為民意代表他承諾,只要行政部門願意編列相關預算,改善醫護人員的實質收入,他會大力支持,幫助醫護人員重塑職場尊嚴。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表示,護理學生要受多年訓練,要通過國家考試,結果薪資卻只有3萬、3萬5,比餐廳洗滌工4萬3還少,請問有人願意進來嗎?再者研究資料指出,每增加一位病人的工作量,護理人員死亡率會增加7%,所以有效調降護病比才能留住人。

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從整合醫學的角度來分享對於「護病比」的看法,他表示目前已經有專科護理師的角色,專職協助醫師,在實務上內科專科護理師因為病人留床久,護病比常常高達1:15甚至更多,造成留才的困境。姜冠宇醫師認為,護理師的薪酬應該跟著年資、職等成長,如果長期停滯,失去進步動力,就容易導致人才看不到願景,選擇離開產業。

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院長蔡佩珊表示,哪怕我們有很好的護病比,如果護理人員總是「被脫離」專業的職場範疇,去從事非護理的工作,例如發餐、備服、抽血、清潔等脫離他們專業的範疇,那麼護病比三班制就只是一個表象,無法保障護理人員的職業尊嚴。另外「沒有錢就是不尊重」,勞動部2021年公布的數據,護理師平均薪資46752元,比整體受僱員工的平均薪資47868元還低,更不用說醫療保健產業每月受僱薪資67014元,所以如何拉高平均工資更是重要議題。至於擴大生源是不可逃避的社會責任,但增加特別費等議題都只是一時的,重點是我們的平均薪資真的太低了,護病比的部分,蔡佩珊建議可以更善用智慧資源,利用數據分析掌握照護需求並驅動人力分配,可能是可以討論的解決方案。

1111人力銀行與立委游毓蘭、陳靜敏以及醫護各界代表於改善護理人員權益公聽會現場...
1111人力銀行與立委游毓蘭、陳靜敏以及醫護各界代表於改善護理人員權益公聽會現場合影。 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1111人力銀行與立委游毓蘭、陳靜敏以及醫護各界代表於改善護理人員權益公聽會現場...
1111人力銀行與立委游毓蘭、陳靜敏以及醫護各界代表於改善護理人員權益公聽會現場合影。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NCC要求中廣說明如何公正 趙少康:他請假已超越法律
下一篇
環境部揭露明年可能被開徵碳費業者 512家排碳大戶名單曝光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