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237字
台灣碳權交易所2023年8月7日開張,《氣候法》兩項子法公布,訂定碳費徵收標準,被視為是台灣2050淨零碳排的一項里程碑。如今,歐盟碳權機制動起來了,碳交所碳權開放交易,環境部也在2024年9月9日召開碳費費率審議會,經過四小時熱烈討論,終於收斂意見,碳費一般費率起徵價格將落在每噸300至500元間,並兩年檢討一次,將採分階段調升。另外委員並建議,2030年後每噸費率能達1,200至1,800元,宣告碳有價時代來臨。《經濟日報》整理一系列碳權相關資訊,帶您一同來瞭解,應環境保護而催生的碳權議題和商機。
一、談碳權的興起
碳權,就是二氧化碳排放權。自1997年各國簽署京都議定書後,就由歐盟發起,奠定碳權並商品化的概念。主要以市場機制敦促各國達成減碳效果,且於2001年起推動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
歐盟簽署法案,將碳商品化,設立二氧化碳排放權(簡稱:碳排放),並採用「總量管制和交易」(cap-and-trade rules)規則,於2005年分三階段實施,起初將6大類別納入徵收範圍內,包括:能源、鋼鐵、水泥、玻璃、制磚和造紙業。
二、碳該如何定價?
碳定價(Carbon Pricing):以「汙染者付費」的概念,為排放的二氧化碳訂出價格,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作為計價單位,計算碳排放的成本費用,以汙染越多繳越多的原則,區分為自願性和強制性減碳市場,而後者又再有碳稅/碳費和碳交易系統(ETS)等模式。
1.自願性碳抵消:
自願性碳抵消是由民間企業,或是受限企業之外,自行執行減碳政策,透過減量信用額度 (credit),以碳匯獲取碳權並進入碳權市場進行交易。
碳匯(carbon sink):二氧化碳以自然方式儲存在大自然中,又分為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企業透過自然方式減量(NCS,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自行實施如植樹、捕碳、綠能等增加碳匯。其中,森林的碳匯較為嚴格,對象僅限於人造林,且森林必須持續生長,同時,樹齡不能高於22年。
然而,企業只擁有碳匯,還無法進入碳權市場進行交易,需要透過抵換機制(Carbon Offsets)的認證手續,才能將碳匯轉變為碳權。此外,國內企業目前已經可以在環保署「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申請「造林與植林」抵換專案,得到減碳額度,此為林務局向環保署申請的減碳方法。
碳匯轉碳權,僅能在折抵和販賣間2選1,選擇前者後,就算折抵碳排後還有剩餘,也無法轉於碳交所販售。
2.強制性碳抵消:
由政府強制設定減碳目標,以總量管制方式進行,被管制者一定要達到被賦予的排放目標,因此在此機制下所產生的碳權,被視為是強制性機制下的碳權 。
碳稅(Carbon Tax):目的在於以價制量,由政府訂出碳費徵收一個每單位的碳排放費用課徵金額,且可能會定期調漲幅度,讓企業「成本」增加,進一步減少碳排放。
碳費(Carbon Fee):與碳稅不同,碳費徵對特定企業課徵(碳排放量大的企業),且收取費用須專款用,如成立環保基金等,此概念就如同政府徵收下水道污水費、空污費等費用,並用於提升企業、產業園區等環境處理設施和政策。
ETS(Emission Trading Scheme):為總量管制與碳交易(Cap and Trade),由政府立法管制二氧化碳及各類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發放限量的免費排放許可,企業也可透過買賣取得更多的碳權,以避免超過上限受罰。
歐盟現在使用的體制,直至2027年將變成徵收碳稅,並將免費額度取消。
三、台灣課徵碳費
對於台灣碳費該如何課徵,新任環境部部長薛富盛說明,碳費開徵基礎仍是2024年排放量,只不過實際收費是在隔年的2025年,是類似明年申報今年所得稅概念,並非開徵時程延後。至於,根據2023年8月31日前、盤查去年排碳情形,約有512家直接、間接排碳每年達2.5萬噸的排放源,可能將列為首波碳費課徵對象。排放大戶則多以鋼鐵、電力、水泥、半導體等產業為主。
碳費有超徵疑慮?多於碳權怎麼解?
補齊碳權機制,環境部公告《氣候法》兩大子法,首先是「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規範「碳權」如何取得、認證、申請,僅限事業、各級政府申請,所取得的碳權可在碳交所交易,也可用於環評增量抵換。
其次是「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量抵換管理辦法」,規範環評增量抵換機制,其中需求方為應實施環評的工廠、工業區等,在開發後必須執行增量抵換,預估每年抵換需求約180萬噸,抵換來源除前述自願減量碳權外,也可透過汰換老舊機車、燈具等簡易方式取得「類碳權」來抵換。
氣候法規定,被課徵碳費對象,可提出自主減量計畫,減碳達標可申請碳費優惠費率,而為避免減碳成效重複計算,既已享受優惠費率,就不能再用同一件減碳作為來申請碳權。此舉就如同上述二選一,多餘的碳權將會被浪費。
對此,環境部在折衷考量後,雖仍不同意碳費徵收對象申請碳權,但超過自主減量指定目標部分可申請「類碳權」,作為其他排放源的增量抵換,進一步加大減碳誘因。
舉例來說,甲工廠為碳費課徵對象,自主減量計畫中的指定目標為2030年減15%,結果實際上至2030年,甲工廠努力減了18%,甲工廠除可享有碳費優惠費率外,多減的3%還可取得「類碳權」,賣給其他開發單位做增量抵換。
碳權與類碳權差別在於,前者是經過嚴謹的方法學及審核,符合國際規範,後者則是為鼓勵全民參與,採取相對簡化方式來核發,因此類碳權不能拿到碳交所交易,只能用於環評抵換。
碳費收多少?真的有用嗎?VIP文章告訴你:
碳費困境 1/企業減碳成本每噸6,000元 對照300元碳費 真能鼓勵減碳抑或引發擺爛效應
四、碳權交易所
碳權交易所顧名思義就是將碳權集中交易的地方,而目前全球知名的交易場所則有包含美國、歐洲、中國等地。其中,歐盟擁有全球規模最大、交易系統最完善的「碳權交易所」。
歐盟碳權交易所,強制發電業、能源密集型產業、歐洲經濟區內的航空業等加入排放交易體系,並嚴格監控這些高排放量的產業,若跨國企業需在歐盟地區銷售產品,也要符合相關排放限制。
目前全球主要碳交所:
美國:洲際交易所(ICE)
歐洲:能源交易所(EEX)
韓國 :碳交易市場(KETS)
中國: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天排所)
日本:東京證交所(TSE)
新加坡:氣候衝擊交易所(CIX)
台灣碳權交易所:
台灣的碳交所由台灣證券交易所、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持股分別為60%及40%,後續再視情況增加新股東。
台灣碳權交易所主要業務包含國內碳權交易、國際碳權買賣及碳諮詢宣導服務。國內碳權部分將配合環保署法規進程及制度規劃,建置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國際碳權將依國內企業需求與國際認證機構洽商合作,協助國內企業降低減碳成本,因應國際減碳衝擊。
台灣碳交所首批碳權也將於12月22日上架,碳交易時代來了!碳交所如何運作、交易方式QA看這裡:
五、碳排大戶拚轉型
台灣水泥
不少人會好奇,水泥製造業明明就是碳排大戶,為何台泥卻能進入碳權概念股的行列,不過,台泥近年可是積極布局再生能源,甚至在2022年建立「能元超商綠電交易平台」,提供綠電交易,還宣布2023年將於花蓮和平展開「和平生態方舟計畫」等。
台泥發言窗口過去曾表示,「台泥規劃2025年建置綠電600MW(百萬瓦),除了滿足本身使用綠電需求外,也提供一定比例拿來銷售綠電。」
按照2022年5月台泥在股東會上的說法,台泥再生能源裝置量預計2025年達到570MW,可滿足台泥所有工業使用綠電的需求(除和平火力發電廠),如今上調至600MW,言下之意有多餘的綠電可以放到市場銷售。 截至目前,台泥在風力發電、太陽能光電申設量達200MW,距離2025年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延伸閱讀:整理包/台泥搶攻儲能、低碳水泥玩哪招?四大關鍵布局讓「泥娃娃變身綠巨人」)
台積電
號稱是台灣護國神山的台積電,過去也曾是全台第三的碳排大戶,但台積電不但創全球半導體公司的先例,加入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及碳揭露計畫(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創立的RE100(意即:100%再生能源),加入RE100的會員,必須公開承諾於2050年前有階段性地達成100%再生能源之目標,並提報逐年使用綠電的進程。
不僅如此,台積電也購買碳中和天然氣,,此舉降低了47萬公噸的碳排放,光這一項改變,就讓台積電當年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碳排放下降6%。對內則實施嚴格的碳盤查,甚至擴及合作專案廠商,非但要取得溫室氣體盤查證書,連要建新廠,都要求要導入節能評估,這些作法讓供應鏈光是在2021年,就多節省1.3億度電。
此外,台積電(2330)也投入碳權布局,據悉,台積電2023年7月已首度取得環境部官方核發的國內碳權共約57萬噸,數量雖不多,但也宣告「護國神山」在未來國內碳權交易戰場並不缺席。(延伸閱讀:碳權交易...台積電投入布局 首度獲官方核發57萬噸)
六、碳權概念股
淨零碳排已是全球新顯學,台灣碳權交易所2023年成立,使碳交易商機躍居市場矚目焦點,激勵近來台股「碳權概念股」成為聚焦亮點。
目前台股盤面上「碳權概念股」主要包括碳權大戶、碳捕捉、碳盤查等三大類族群及相關個股。其中,正隆(1904)、華紙、榮成、農林、寶隆、台泥、台塑、國產、永光、中華化、東聯、中華電、遠傳、倍力、資通、叡揚等是現階市場矚目的「碳權概念股」。
碳匯大戶相關: 福華、華紙、正隆、榮成、永豐餘、農林、寶隆等。
碳捕捉相關: 台塑、台泥、國產、永光、中華化、東聯等。
碳盤查相關: 中華電信、遠傳、倍力、資通、叡揚、上奇、伊雲谷、精誠等。
領頭減碳大廠: 台積電、中鋼、豐興鋼鐵、中龍鋼鐵、正隆、台泥、亞泥、建大輪胎、中華車、中龍鋼鐵、華城電機、大統新創
(資料來源:記者王皓正、魏興中、周克威、翁至威)
延伸閱讀
VIP》碳有價時代/碳權概念股漲不停 2點辨識誰才真正具有含金量
VIP》今日最夯股/碳有價時代來了 華紙大漲逾5%基本面有何實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