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六福村狒狒圈養場 林務局要求限期改善設施及註記管理

本文共1178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即時報導

農委會林務局今(31)日邀專家一起到六福村視查狒狒圈養場檢視環境,要求六福限期改善設施及註記管理;1個月內應完成防逃設施改善、教育訓練及緩衝區樹木清理;6個月內應全面植入晶片、環境豐富化 協助運用AI技術管理;六福村表示,感謝各界專家學者協助園方,共同解決問題,更努力讓園區更趨完善。

六福村今天表示,感謝今日林務局會同各界專家學者協助園方,共同解決問題,經營動物園及照養動物不容易,園方也希望尋求相關單位能提供資源及給予協助,林務局及專家們給予的建議,包含應用科學辨識進行數量控管機制優化,以確實掌握動物數量及防止動物脫逃,後續會積極與相關單位對接,研擬可行方式,期能更加精進,並且再次致上最誠摯的歉意,更加努力讓園區更趨完善。

農委會林務局今(31)日上午會同新竹縣政府,並邀請具大型靈長類豐富飼養經驗的臺北市立動物園三名照養人員、農業科技研究院陳正文所長、國立師範大學王穎教授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蘇秀慧副教授,至六福村野生動物園狒狒區進行現場勘查,專家學者提出加強園區防逃設施、增加人員現場管理訓練課程、物種全面登註記、運用空拍機及AI影像系統輔助動物管理、及飼養環境豐富化之建議。

林務局、新竹縣政府及專家學者在東非狒狒園區,發現圍牆設施中的防逃電牧線設置數量及高度不足;圍牆雖高達4米,但與外圍樹木過近,於緩衝區電圍欄外側也有植栽樹木過近問題,一旦樹木生長過長或傾倒,狒狒即有機會攀爬逃出;對於狒狒園區電門出入仍存在管理上的漏洞,稍不注意即有脫逃機會。

林務局及新竹縣政府要求,該園一個月內應將防逃電牧線加高並增加數量,靠近電圍欄的樹木則應全面整理完成,並應針對園方所有工作人員完成動物脫逃相關教育訓練及遊園車動線進出電動門的管制訓練。

由於狒狒區設計仿照其東非原棲地,生活環境寬闊,地面多涵洞供動物躲藏,加上園區地面高低起伏,部分道路掏空位置也成了狒狒躲藏的去處,加上狒狒飼養方式為自由放養,今日專家學者及具狒狒飼養經驗的動物園照養員一同勘查後,皆表示不論用目視還是科技方式清點均極為困難,建議仍須全面捕捉,進行晶片植入,也因此要做到個體全面登註記需要相當時間。

考量園方人力量能與有限空間,要求六福村在6個月內全面完成狒狒的晶片植入及登記工作;專家群也建議,在場域淨空後,同時進行場域補強及環境豐富化改善,包含修補地面破損死角、在園區內架設自動照相機觀察狒狒活動模式、增加休憩棲架,並增加4至5處餵食點。

林務局表示,該園狒狒區場域面積高達4公頃、隱蔽死角多,加上狒狒數量繁多,全面統計個體確實難度頗高,故以防逃措施的改善為優先要務,故要求園方於期限內完成前述各項要求。另也請園方即日起短期內每天進行空拍機影片拍攝,除自行檢視狒狒日常行為及圈養環境外,也將影片提供農科院協助建立AI辨識模型,若能成功建立,將有助於園方運用在狒狒圈養管理,並確實掌握環境狀況。

農委會林務局今(31)邀專家一起到六福村視查狒狒圈養場檢視環境限期改善設施及註記...
農委會林務局今(31)邀專家一起到六福村視查狒狒圈養場檢視環境限期改善設施及註記管理。業者提供
六福村感謝今日林務局會同各界專家學者協助園方,共同解決問題,在未來6個月內應全面...
六福村感謝今日林務局會同各界專家學者協助園方,共同解決問題,在未來6個月內應全面植入晶片、環境豐富化協助運用AI技術管理。業者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六四34週年 馬英九:盼兩岸春暖花開 切莫兵戎相見
下一篇
5G專網上路 三招鼓勵申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