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韓國新任代表具工學背景 盼藉專業助韓台半導體合作

本文共895字

中央社 記者黃雅詩台北30日電

半導體供應鏈近年成為全球戰略焦點,韓國派駐台灣的新任代表李殷鎬除了具有相關領域的博士學位,並曾任韓國戰略物資管理院長。他表示,希望藉著自己的專業促進台韓半導體產業「強強合作」,在全球版圖獲取更大優勢。

李殷鎬的名片上註明他的「工學博士」背景,在上週接受中央社與中央廣播電台訪問時,他說自己的職涯背景跟歷任韓國駐台代表不同,以往的代表多半出身法政或經貿企管科系,他的專長領域則是與半導體相關的微機械,以及無人機產業。他擁有首爾大學機械設計碩士、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of Technology)機械工程博士學位。

被問到將如何運用自己的專業在駐台的外交工作上時,李殷鎬表示,過去2、3年來,全球出現難以想像的產品短缺問題,使各界更關切供應鏈的穩定性與經濟安全等議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半導體產業,而這將是他在台工作重心之一。

李殷鎬在2月20日抵達台灣之後,已走訪半導體產業重鎮新竹。他表示,雖未能看到台積電目前的工廠,但在工業技術研究院看到了台積電的第一座工廠,工研院對資料的完善保存,有助他更了解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崛起過程。

李殷鎬對推進台韓在半導體產業的合作充滿希望,他表示,半導體是韓國與台灣的強項,且各有優勢項目,韓國在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全球市占率達7成,快閃記憶體市占率達5成,台灣則在晶圓代工市占率達近6成,雙方有許多合作的空間。

他以數據舉例,韓台貿易額過去20年屢創新高,2022年貿易額已達564億美元, 其中半導體產業占絕大部分,凸顯韓台雙邊在半導體產業是互補關係。他最近聽說韓台半導體產業正在相互學習技術,他將以駐台代表的身分全力支持,讓韓台企業合作在全球板塊獲得更大優勢。

美國攜手日、韓、台成立的「晶片四方聯盟」(Chip 4)2月16日在台灣舉行會議。李殷鎬認為,基於強化半導體產業韌性與供應鏈安全的共同目標,美日韓台應會持續在此議題保持合作關係。

不過相對於輿論慣稱Chip 4為劍指中國的半導體「聯盟」,李殷鎬表示,他認為Chip 4的性質應更像「工作組織或工作班」,是要針對不同的產業鏈擴大研究人力與資源的實質合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賴清德分享急診室故事 阿婆誤解洗腎是把腎拿出來洗
下一篇
台美簽署貿易倡議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