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打造AI認證機制 資安院拚今年底完成

本文共1301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即時報導

資安議題逐漸受到重視,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長何全德今(29)日表示,面對資安問題,資安院的角色就是協助政府做分析,以及引進國際最新技術並研發技術,像是目前最夯的ChatGPT串接應用,資安院也正在打造AI框架,包括產品資安及演算法的檢測,預期今年下半年將與工研院啟動相關計畫。

何全德首先介紹資安院工作內容,包括檢測防禦、威脅分析、通報應變、前瞻研究籌獲、國際安全及資安治理、人才培力,以「資料」、「系統」及「人才」等三大面向,打造資安治理的布署。目前晉用約170人,整體規模可達220人。

至於跟資安署的分工,何全德說,資安署負責的部分主要針對政府機關、關鍵基礎設施訂定資安政策在推動執行,資安院則是主要負責資安技術服務、技術研究發展、資安專業諮詢、資安行政協助以及資安人才培力。

何全德表示,今年資安院重點業務,像是個資事件發生時,會進行行政檢查、鑑定並提供建議,資安院會提供前後一條龍服務。他強調,資安事件必須從源頭管理,就像身體平常就要做保健才能維持好健康,資安院在數位政府司、資安署指導下,會推動零信任機制,針對重點機關進行輔導,團隊進行為期三個月協助,再來是針對重要系統做資安測試。

何全德說,事實上,企業不能等發生「資安事件」才要處理,而是平常做好源頭管理、資訊保健,但是在資安部分,對於大企業來說是相對比較容易處理的,畢竟有著相對最多的資源與人力,但對於中小企業就是比較難以達成的,未來資安院也會給予中小企業在資安防護上的協助。

對於如何培育台灣資安人才,何全德說,資安院已與數位部資安署合作,政策指導將針對歐美政府對於人才定義分作12大類,讓KSA架構(Knowledge, Skills, and Abilities)規格化,或用建教合作等方式,協助每個企業培育第三方國際認證的「資安長」,實踐台灣的資安能量。

另外,針對目前大家所關注的AI議題,何全德則表示,日前國科會提到我們國家自己要做AI,而AI可不可以被信任,該議題國科會已經有AI演算法的研究指引,國際上也有一些標準,例如可不可信賴、資料是否客觀、個資保護問題,那這個部分相關檢測方法,資安院未來會做這樣的研究。

何全德說,國科會要做的AI不是像Chat GPT,而是針對特定領域。國科會有科研發展指引,包含八項:共榮、公平性、非歧視性、自主權、控制權、安全性、個人隱私、可解釋性等,其中可信任性的檢測方法,作為國家資安單位必須要處理。

至於要檢測什麼?何全德說,準確性、可靠性、客觀、安全防護、可解釋性,確保他的安全跟可信任性,現在還沒有檢測AI的先例,要把標準弄出來,因為AI將來會廣泛的應用到各個領域,我們必須把檢測標準和工具制訂出來,讓企業可以檢測看看自己使用的系統好不好,假設未來要發展這樣的產品,如果有個客觀標準去檢測,或有公信力的單位,就像有標準檢驗局一樣,這樣的制度標準規範,資安院要去研究,並制定出一套對應的機制。

何全德解釋,資安願並非公權力單位,是做研究,那國家將來要不要針對AI的產品有這樣的標準,那就是要由主管機關去訂,那主管機關怎麼訂,他有沒有這個技術專業,那就需要資安院先把制度規劃出來,標準希望年底之前出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參選立委? 蔡壁如:柯文哲曾和她聊過但未定案
下一篇
綠色+數位 賴清德:雙軸心發展經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