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日藝術史家相會學術研討會 回顧台灣雕塑發展

本文共752字

中央社 記者王寶兒台北26日電

持續完備台灣美術史脈絡,國美館昨天起推出台灣已故雕塑家黃土水個展,也以台灣近現代雕塑家為題,連2天舉辦學術研討會,邀請台日藝術史家與會,建構台灣近現代雕塑藝術發展面向。

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台灣近現代雕塑的黎明」學術研討會,邀請7名台灣及5名日本學者、專家從不同視角切入,透過2天的論文發表,針對20世紀初台灣雕塑藝術的發展、雕塑家們藝術生涯開展的軌跡等議題進行學術研討,活動於今天畫下句點。

國美館昨天迎接「台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覽開幕,黃土水是台灣近代雕塑先驅,國美館館長廖仁義今天透過國美館新聞稿表示,本次研討會就以黃土水作品為起點與主軸,但仍希望議題延伸,讓民眾多認識蒲添生、黃清埕、陳夏雨等屬於台灣雕塑黎明世代的偉大雕塑家。

國美館表示,雕塑藝術在20世紀初期隨著美術近代化的腳步被介紹到台灣來,然而相較於繪畫,有志成為雕塑家的台灣青年在當時卻不多見。以雕塑藝術為志業的黃土水、蒲添生、黃清埕、陳夏雨等人的出現,顯得彌足珍貴。

本次研討會邀請台灣藝術史學者李欽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學者顏娟英擔任專題講座講者。李欽賢透過講述「艋舺」、「大稻埕」與「高砂寮」共3個與黃土水密切相關的地點,剖析黃土水的創作生涯。顏娟英則從台灣藝術史發展的大脈絡切入,探討台灣美術史近期發展與研究困境。

研討會另規劃議題深入探討,其中日本學者熊澤弘與村上敬透過東京藝術大學所存珍貴史料,梳理早期赴日台灣留學生的養成教育;田中修二、鈴木惠可則以台日藝術家的「移動」為核心概念,探討雕塑藝術的推展與多樣性。

廖仁義表示,黃土水的展覽與研討會只是起點,「我們希望未來能辦理更多前輩藝術家的展覽,因此需要日本藝術史學者的協助,期許國內外學者繼續為台灣美術史努力,我們有必要為台灣藝術家復活共同努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監委:台中多起自辦市地重劃案糾紛頻仍 申請調查
下一篇
太空科技產值 六年衝兆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