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只顧解決蛋荒 輕放食安把關? 消基會籲公布進口蛋檢驗結果

本文共938字

聯合報 記者葉冠妤/台北即時報導

全台缺蛋,蛋價飆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表示預計3月底將進口蛋逾700萬顆,4月會更多。對此,消基會今發聲明呼籲,政府焦頭爛耳地放寬進口標準,只一味解決蛋荒問題,反而可能輕忽了消費者食用安全權益,尤其是美日等國目前尚為禽流感疫區應增加檢驗批次,避免不小心輸入病毒、污染國境,更危及消費者食用安全。

消基會說,缺蛋之苦,已經成為全民之苦,3月初便不斷接到消費者打電話表示蛋價高得離譜,甚至高到一斤150元的價格,而蛋價高還不是最嚴重的問題,許多消費者表達連跑5、6處都買不到一顆雞蛋。

為應付缺蛋以及一周三價的蛋價飆漲現象,農委會於2月25日自澳洲進口今年首批雞蛋36萬顆,至年底前每周進口200萬顆雞蛋,三月上旬再開放包括美國、日本、巴西、土耳其、泰國、菲律賓等8國雞蛋進口,針對這樣大規模進口雞蛋的行政措施,多少能抒解消費者缺蛋之苦,消基會表示支持。

消基會為此致電農委會、農委會動防檢局和衛福部食藥署,進一步了解進口雞蛋和本國雞蛋的檢驗規範、檢驗項目和檢驗標準是否一致?海關如何進行檢驗把關?

消基會轉述,防檢局指進口雞蛋輸出地須符合相關檢疫及衛生條件,包含蛋品來源場在28天內未發生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來源國未施打禽流感疫苗等規範;而食藥署表示,進口雞蛋比照國產雞蛋,均需要檢驗農藥殘留、藥物殘留、微生物和重金屬等檢驗項目。但當消基會工作人員耙梳相關資料,卻發現官網資料除政府宣示性和行政措施新聞稿、政府規範、審查文件樣張與Q&A等資訊外,過去的檢驗結果均付之闕如。

消基會表示,大批進口雞蛋到加工食品廠,因為工廠規模的關係,業者尚有能力為產品品質把關,但當包裝成一盒(10粒裝)的雞蛋,一般消費者並無能力自我把關,呼籲政府除了進行國內外雞蛋的書面審查外,也應批檢驗雞蛋的各項檢驗項目,並將檢驗結果公告周知,或揭露於官網,供民眾查閱。

再者,消基會認為,美日等國目前尚為禽流感疫區,針對疫區的檢疫應加深力度把關,應增加檢驗批次,以避免不小心輸入病毒,污染國境,更危及消費者食用安全。

消基會表示,雞蛋議題上,政府錯失許多解決雞蛋供給、價格控管,甚至囤積居奇的問題,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展現為民服務的決心,呼籲主管機關一定要做好檢驗把關工作,並公布檢驗結果取信於民眾,維護民眾健康權益。

為了解決近期國內蛋荒危機,農委會啟動短期專案進口計畫。記者季相儒/攝影
為了解決近期國內蛋荒危機,農委會啟動短期專案進口計畫。記者季相儒/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王美花:稽查明揚中央地方無推諉 擬成立共同平台
下一篇
能源轉型荒與慌 2025大燃氣時代來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