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猴痘疫苗下周三開放預約 最快周五施打

本文共852字

聯合報 記者楊雅棠/台北即時報導

短短三周內國內偵測出7例本土猴痘病例,疾管署日前表示將安排首波六都的高危險群接種猴痘疫苗,並增購1萬劑疫苗因應。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原先採購的1千多劑疫苗將於本周五陸續配發至六都,下周三開始預約、並於下周五開打;增購的疫苗則預計於4月初到貨。

猴痘疫苗一瓶疫苗可供3到4人接種,但需保存於零下20度,且取出後須在12小時內用完,因此以集中、定點的方式接種。

疾管署長羅一鈞表示,本次新增4例本土猴痘個案的接觸者最長監測到3月29日。針對高危險群的第一階段暴露前預防(PrEP)疫苗預防接種作業,考量現階段疫苗量及疫苗儲存特性等因素,採「集中接種」及「皮內」注射方式辦理為主,並先以6個直轄市各設置1家合作醫院為先。

羅一鈞也提醒,有嚴重免疫不全、蟹足腫等疾病者,不適用於皮內注射猴痘疫苗,兩劑接種需間隔4周以上。接種後可能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發紅、疼痛、硬塊、腫脹和搔癢等;另可能出現疲倦、頭痛、肌肉疼痛等。

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猴痘疫苗接種相關作業前置準備,包括完成修訂疫苗接種作業須知、民眾接種須知與同意書、疫苗使用與管理方案、衛教及教育訓練教材等,以利醫療院所人員訓練及執行接種服務使用,並預計醫院需一週完成各項前置作業。

疾管署提醒,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此波疫情以親密接觸人際傳播為主,提醒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或國內高風險場域,應落實自我防護,並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如出現皮膚病灶,例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膿疱等,以及發燒、畏寒/寒顫、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高風險場域暴露史及接觸史。該署除持續加強國際港埠檢疫措施及民眾風險溝通與衛教宣導,也已採購並配置抗病毒藥物及猴痘疫苗供符合條件者使用,及加強監測、通報及各項防治工作。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原先採購的1千多劑猴痘疫苗將於本周五陸續配發至六都,下周三開始預約、並於下周五開...
原先採購的1千多劑猴痘疫苗將於本周五陸續配發至六都,下周三開始預約、並於下周五開打。圖/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長羅一鈞表示,針對高危險群的第一階段暴露前預防(PrEP)疫苗預防接種作業...
疾管署長羅一鈞表示,針對高危險群的第一階段暴露前預防(PrEP)疫苗預防接種作業,採「集中接種」及「皮內」注射方式辦理為主,並先以6個直轄市各設置1家合作醫院為先。記者楊雅棠/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潛艦國造遭點名賣國 立委馬文君:告郭璽加重誹謗
下一篇
勞動部放行 特登工廠可聘僱移工 首波開放6千名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