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89字
美國國防部日前發布聲明,指出中國高空偵察氣球進入美國領空,疑似蒐集敏感情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訂5日要訪問北京的行程也隨即宣布延遲。
國安會前副秘書長、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今天在臉書發文指出,氣球事件太特殊,不管是資訊搜集疑慮或飛躍美國上空,經媒體曝光,「有太多想像空間」,同時也是一個下台階,顯然中美雙方談不攏,可能訪問無成果,氣球事件正式揭示美中新冷戰的序幕。
楊永明表示,中國衛星科技已可拍到美國境內行使車輛的牌照號碼,還要用間諜氣球去收集哪些美國機密資訊呢?而美國防部派遣最新進第五代戰機F22到蒙大拿州上空觀察這顆氣球,得到資訊是氣球體積約有三輛巴士大小。
楊永明指出,北京方面雖馬上對事件表示遺憾,說是民用無人飛艇,但拜登政府不敢大意,一方面氣球是來自主要競爭對手中國,且過去沒發生過;一方面是氣球大剌剌飛越美國上空,明顯挑戰美國安全優勢與信心。
楊永明也表示,事件後續發展很重要,如中國大陸方面可以讓氣球降落,或由民間公司展現類似氣球,則事件或可大事化小。而如果是如川普所說,「把氣球打下來」,則事件會更加情緒化、民粹化;但因美國防部說這是監控氣球,能讓它繼續晃到東岸而不打下來嗎?
至於布林肯延遲訪問中國大陸,楊永明說,氣球事件也是一個下台階,顯然中美雙方談不攏,可能訪問無成果,甚至不歡而散,包括美國眾議長麥卡錫訪問台灣、中美軍事對話管道、美國加大科技管制、甚至切斷華為的所有供應產品,都顯示目前中美兩國關係,連小陽春也不容易。
楊永明並說,一顆氣球讓美國政府與媒體緊張,也讓美國取消訪問行程,但他不敢笑,反而有點緊張,要密切關注中美關係將會如何變化,台海和平是否會影響?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