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可分解塑膠免洗餐具 環保署預告今年8月1日禁用

本文共736字

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即時報導

未來塑膠免洗餐具不論可不可分解都禁用。環保署預告修正「免洗餐具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公告事項第二項草案,將對「生物可分解」塑膠材質的「免洗餐具」進行限制,預計於112年8月1日起實施。

環保署於91年7月開始規定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有店面餐飲業等8大類管制對象不得提供塑膠類免洗餐具,並於95年及108年2次修正,擴大管制政府部門、學校餐廳、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內用飲食不得提供使用各類材質免洗餐具。

歐盟西元2022年11月30日提出生質基、可生物降解和可堆肥塑膠的政策框架指出,生物可分解塑膠建議用在減量、再利用及回收手段均不可行的特定用途。

環保署表示,考量近年業者多以生物可分解塑膠作為限塑後的替代材質,但可分解塑膠,須在特定條件環境才能快速分解、且國內無合適的再利用方式及堆肥設施,影響既有回收體系並衍生相關環境問題,並為進一步減少免洗餐具用量,這次預告調整非屬塑膠類免洗餐具定義,將生物可分解塑膠免洗餐具納入本公告不得提供的範圍。

回收基管會執秘王嶽斌表示,其實八大類場所塑膠一次性的免洗餐具早就禁用,現在規劃禁止的是號稱「可分解」的免洗餐具(PLA);他表示,去年歐盟針對有很多各式各樣基質、各種分解比較環保的塑膠,在所有方案都不可行之下,塑膠做特定用途,有好處與用途,可在沒有特定替代品下使用;但實際上,這類可分解的塑膠,還是有問題。

王嶽斌說,可分解塑膠在高溫環境下才可分解,在海洋就不行,大部分且外觀跟寶特瓶很像,容易混淆回收體系,因此才預告禁止;可分解塑膠用在免洗餐具的範疇相對較少,比如杯碗盤碟、餐盒內襯、內盤等,但PLA用途上最多的並非在免洗餐具類,因此這次,先從這一類開始禁止。

PLA等可分解塑膠被批不環保,環保署預告今年8月1日起,禁止可分解塑膠的免洗餐具...
PLA等可分解塑膠被批不環保,環保署預告今年8月1日起,禁止可分解塑膠的免洗餐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農田圳路清淤 農水署設網站、電話專線通報
下一篇
環境部拚8月22日掛牌 氣候署將搬遷至財政部舊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