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國發會:若輸出提振 台灣經濟成長率有望高於預期

本文共729字

中央社 記者賴于榛、陳俊華台北2日電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今天說,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還是會有點辛苦,但假設後續歐美軟著陸、中國穩健復甦,且台灣輸出可以明顯提振的話,就能期待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高於主計總處日前預計的2.75%。

國發會今天在行政院會報告「2023總體經濟情勢」,高仙桂出席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說明,原先今年國際對經濟成長的預測普遍悲觀,但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日公布的最新經濟成長預測卻罕見上調。

推薦

高仙桂說,這主要是因為世界經濟3大引擎美國、中國、歐盟的衰退風險明顯消退,且今年經濟下行速度將比預期緩慢,美國也有聲音評估,通膨已見底回弱,應該離緊縮政策終點不遠,加上就業市場也強勁,美國軟著陸機率上升。

她說,另外歐盟原先預期去年第4季會陷入衰退,但最後仍是有微幅成長,加上中國解封可能有解封紅利,民間消費跟投資可以上升,以及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50.1,已超過50的榮枯線。

高仙桂表示,這3大引擎陷入衰退的風險降低,所以全球經濟展望會比較樂觀。

她說,也許今年上半年,台灣還是會遭受升息導致的全球終端需求下降的衝擊,以及產業鏈庫存調整的過程,還是會有一點辛苦,但下半年隨著存貨調整結束,且歐、美、中國都朝正面方向走,台灣今年下半年應該可以穩定邁向復甦。

至於何時觸底反彈,高仙桂表示,這要看情勢變化,院長陳建仁也已責成行政團隊注意各項指標,提出相關因應。

而究竟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有沒有機會保三,高仙桂說,關鍵要看「輸出」,雖然年初已經看到國際3大經濟體的基本面朝正面方向邁進,但不可諱言還是有俄烏戰爭、中國復甦是否導致通膨再現、美中貿易戰等潛存的風險因子,但假設歐美軟著陸、中國穩健復甦,且台灣輸出可以明顯提振的話,就能期待今年經濟成長率高於主計總處日前預計的2.75%。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擺脫行人地獄 立委推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
下一篇
宋濤首談「統一後」 陸委會:空談宣傳不如務實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