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74字
準行政院長陳建仁今晚公布首波閣員名單,文化部長李永得將轉任政務委員。文化部有兩大關鍵政策預計在今年推動,一是攸關媒體轉型的公視法修法,二是中正紀念堂轉型,預計下半年會有具體進度。不過如今隨著李永得轉任政務委員,這兩大重要政策會「胎死腹中」,還是讓李永得以政務委員的高度與力度繼續推動?將是檢驗此次內閣改組的指標。
和理想性格、文青氣質的文化部前部長鄭麗君相較,李永得務實、說話直白,在文化界的人氣不如鄭麗君。但他深具行動力,讓鄭麗君任內通過的法案或訂出目標的政策得以具體落實。以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為例,李永得便明確宣示他的想法與步驟、並找來民間學會辦理競圖,比起之前舉辦的工作坊跨出一大步。
鄭麗君四年文化部長任內,立院三讀通過新版文資法、國家語言發展法、文策院設置條例、文化基本法等重要法案,是任內通過最多重要法案的文化首長。而接棒的李永得,則以行動力讓法案與政策落實。如文策院成立後風波不斷、人事問題影響執行效率,是李永得設法調整人事,文策院才漸入佳境。而文化基本法中相當關鍵的文化發展基金,也是李永得找到財源基礎。此外如講了多年的藝文體驗券/文化禮金、藝術品交易分離課稅與調漲國家稿費,也是李永得任內落實。
李永得歷任報社總編輯、電視台總經理,媒體資歷完整,他也因此特別重視媒體的尊嚴與獨立。他任內歷經公視董事會流產、國際影音平台TAIWAN+創建、華視跑馬燈風暴等媒體事件,經常在立院和立委因媒體議題針鋒相對、甚至火爆對罵。而國際影音平台TAIWAN+經營團隊三度易主,在公視、中央社之間換來換去,李永得也遭批評不斷「髮夾彎」。但他其實是歷任文化首長中對媒體組織與生態最了解的一位,也讓人期待其擔任政務委員之後,對公視法乃至公媒法的修法與推動,能推上關鍵的一把。
相較於歷任文化首長,李永得說話用詞犀利不修飾、「金句」連發。如在立院承諾TAIWAN+若未如期開播就「提頭來見」,其「標題王」功力和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可說是旗鼓相當。兩人在空總議題多次隔空對嗆,「鬥嘴鼓」之激烈可能是政壇絕響。
然而李永得也因為說話直白,常被誤認「不懂文化」。但他其實相當喜愛音樂會和戲劇,每周勤跑劇院和音樂廳。他對藝文界的支持也經常是用務實而低調的方式,一位出版界前輩透露,經營的老牌雜誌經費有限,李永得聽說便親自出馬找雜誌社的房東殺價,讓雜誌一個月少負擔好幾萬租金。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