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桃園大湳滯洪池延後一年完工賺很大?市府澄清

本文共581字

聯合報 記者鄭國樑/桃園即時報導

桃園市八德區大湳滯洪池工程連同用地經費高達13億元,原訂去年底完工,最近工地告示牌完工年限111年被改為112年底,民眾揶揄「拖很大」、「賺很大」。市政府水務局今澄清,除了按物價指數調整經費,並沒有增加其他費用。

水務局長劉振宇表示,大湳滯洪池延後完工的原因除了屬於離槽式滯洪池,兩年工期只要逢大雨水池積水,就必須等排水後才能繼續施工,另外就是新北市捷運三鶯線和大湳滯洪池有共構工程,去年上半年捷運工程單位一直不能確認共構路線,連帶影響影響滯洪池工程和大池遊客中心選址。

劉振宇指出,三鶯線和大湳滯洪池共構路線確定後,遊客中心完成發包工期納入滯洪池工程;最後,還有疫情也影響工期,依法給予延期天數,才會變成要到今年底才能完工的情形。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桃園區樹林三街的滯洪池工程,也延後約1年,不過不沒有外傳「拖越久賺越多」的情形,市政府和包商也都希望趕快完工。

大湳滯洪池緊鄰和強路、和平路現址原本是埤塘,升直轄市前縣府時期一度是大湳水上樂園,升格後水上樂園已經閒置,鄭文燦任內決定改造埤塘生態公園,兼具防災功能的滯洪池,儲備15萬立方公尺水源,並規畫遊客管理中心、河岸公園及環池步道等兼顧治水、親水,改善周邊過去遇大雨淹水的問題。

大湳滯洪池計畫共投入約13億元經費,內政部營建署補助7.76億,桃園市政府自籌經費達5.24億,工程總經費近3億元,其他為用地徵收費用。

桃園大湳滯洪池施工期間空拍畫面。圖/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提供
桃園大湳滯洪池施工期間空拍畫面。圖/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提供
桃園市大湳滯洪池施工前原貌。圖/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提供
桃園市大湳滯洪池施工前原貌。圖/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談能源轉型 王美花:盼加速國內氫能發展
下一篇
立院三讀再生能源條例 新建物應設置太陽能光電設備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