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經濟部禁中國製鼻胃管進口 主因是醫材公會憂心這件事

本文共596字

聯合報 記者沈能元/台北即時報導

經濟部昨晚公告中國大陸製矽質鼻胃管禁止進口,經濟部長王美花今表示,陸製鼻胃管禁止進口,原因是醫材公會日前提出,中國製產品有低價傾銷情況,經過一定機制審議後,官方依據客觀情形決定禁止進口。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簡稱醫材公會)秘書長譚卓然說,會員發現,中國大陸製鼻胃管進口價格與台灣製相同產品便宜價差達2至3成,為保護國內業者,公會收到會員反映後向貿易局提案。

譚卓然說,醫療器材產品範圍類別高達數千類,不是所有產品台灣都有做,但就製造鼻胃管因國內廠商已投入研發、製造,但到醫院行銷、招標卻發現陸製產品便宜許多,影響國內業者生計。並希望業者多留在國內生產,如果受中國大陸產品衝擊過大,業者不是出走,就是關門。

據公會統計,國內去年中國大陸醫材產品輸入申請案70件,其中25件為相關產品有在國內產製,進口後確實影響國內業者生存,不同意進口,並非限制所有中國大陸醫材產品不可進口。

譚卓然指出,如新冠疫情爆發5個月後,台灣突然發生買不到紗布,原因是幾乎所有紗布來自中國大陸,武漢又是生產紗布的重點地區,封城後生產、運輸中斷,國內自然沒有紗布可用,而導尿管、餵食管等產品也有相似的狀況。

依健保署統計,110年特材健保申報情形,國內共使用68萬8923條鼻胃管,其中中國大陸製占27%、18萬7008條。譚卓然指出,禁止中國大陸製鼻胃管進口後的短缺部分,可以從其他國家進口,國內民眾使用不會受到影響。

經濟部昨晚公告中國大陸製矽質鼻胃管禁止進口。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昨晚公告中國大陸製矽質鼻胃管禁止進口。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北中南通勤月票15日起預售 7/1啟用
下一篇
陳建仁:已核定台灣AI行動計畫2.0 盼激勵產業發展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