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食藥署要求藥局監測搶藥潮 雙北出現零星「掃貨」事件

本文共776字

聯合報 記者沈能元/台北即時報導

中國大陸解封後,各地引發搶藥潮,為確保國人用藥無虞,衛福部長薛瑞元昨表示,擬針對乙醯氨酚成分藥品祭出「限購令」,且若大陸疫情更加嚴重,不排除採取更嚴格管制措施。食藥署今發函給藥師公會全聯會請基層藥局監測販售端,有無民眾大量採購情形。藥師公會全聯會表示,初步監測顯示,雙北地區有較多搶購情形,甚至零星「掃貨」的狀況,已請基層藥師柔性勸導,目前尚未出現缺藥情形。

藥師公會理事長黃金舜說,市面普拿疼缺貨應從今年5至6月疫情爆發至今,與此波中國疫情無關,目前全聯會接獲零星異常通報,以台北市、新北市狀況較多,有藥師反應民眾進藥局就指定解熱鎮痛相關藥品全拿,可以說是「掃貨」方式,明顯的就是要給國外的民眾,原因可能是雙北人口較多,台商、陸配比率較高所致,已請藥局密切監測缺藥問題,如果再出現類似情形必須回報,並請藥局採柔性勸導。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楊博文說,此次發函至藥師公會全聯會請基層藥局監測販售情形,一旦發現異常情形須立即回報食藥署,以利及早因應,而有更嚴格的管制措施。此外函文中也請基層藥師向民眾宣導,第一、不論是進口或國產的退燒藥、感冒藥具有一樣的療效,不用侷限在某一特定廠牌;第二、提醒民眾適量購買藥物即可、不需囤藥;第三、請民眾不要大量購買藥物寄送國外。

「現在發生缺藥機率真的不大。」楊博文說,台灣最缺退燒、感冒藥時,應是今年5至6月間,當時疫情嚴峻,每天都有5、6萬人確診,那時呼籲民眾可自備藥品,加上藥師送藥到府和醫院綠色通道都需備藥,且藥廠製藥量能也受到疫情影響減少,雖然現在流感疫情需要藥物,但也不如那時吃緊,但一定會加強監控。

至於,現在已有連鎖藥局張貼「限購令」,要求退燒藥或感冒藥一次只能購買5盒。楊博文說,退燒藥、感冒藥為短期使用的藥品,比如說,深夜發燒不方便就醫,可以先吃退燒藥,但如果症狀沒有緩解或更加嚴重,還是應就醫診療,對症下藥。

衛福部不排除將祭「限購令」,而目前連鎖通路貨架上,大部分普拿疼止痛藥都已缺貨。本...
衛福部不排除將祭「限購令」,而目前連鎖通路貨架上,大部分普拿疼止痛藥都已缺貨。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林俊良/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雄女AI電資班 19人錄取台大等頂尖大學熱門科系
下一篇
台積電恐變美積電 李淳:完全無此疑慮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