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中研院力倡「零碳電力」 台灣真能做到?

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
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1516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今年3月底提出「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至於要如何達成目標?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多次表示,今年底會公布關鍵策略的細部方案、預算等,近來各界無不關心已出爐八個月的淨零排放路徑有無進一步的具體規劃。於此同時,國家級智庫中央研究院則是獻策力倡「零碳電力」,但台灣真能做到零碳電力?又該如何做?可能發展的零碳電力選項又有哪些?

台灣該如何做到零碳電力?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陳于高指出,目前我國發電主要以煤及天然氣為燃料,雖然燃氣並非是「完全無碳」的能源選項,但相較於「燃煤」、「燃油」,燃氣絕對是碳排相對低的燃料,以燃氣替代燃煤在短期內便可減少燃煤發電碳排量的40%~60%,它也被視為一項過渡選項,以待2030年後新技術可銜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通透貝多芬 布赫賓德將帶來鋼琴奏鳴曲全集
下一篇
媒體分潤議題 各說各話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