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50字
全國工業總會昨(6)日引述學者專家看法表示,預判未來中共對台政策不會有結構性改變,諸如ECFA亦不致遭陸方片面中止;但未來全球供應鏈將形成「一個世界、兩套系統」,台商從過去左右逢源,恐變成左右為難。
由於大陸防疫鬆綁,加上年關將近,工總更為台灣製造業發聲疾呼,建議兩岸儘速恢復小三通,且盡速協商兩岸航點設法恢復疫前常態,製造業尤其呼籲優先恢復華南地區、廣東的直航航點。工總強調,願意扮演民間經貿平台與陸方溝通,協助解除當前兩岸往返的各項障礙。
工總表示,為落實「以民間先行,政府支持」兩岸交流原則,工總日前邀集國內兩岸事務相關學者專家進行閉門座談。專家們會後指出,中共二十大報告中頻繁提及「安全」,顯示未來將以經濟安全與高質量發展,取代過去重視經濟建設及GDP高速成長路線,其經濟發展路線可能左傾,並更加以意識形態掛帥。未來經濟政策將著重於國營經濟及國家經濟實力強化,至於民營色彩、數位及金融的企業,恐會受到限制,呈現「國進民退」態勢。
此外,未來大陸將強調「分配」重於「成長」,經濟政策將著重在稅收改革、提高薪資及社保費用以保障勞動人口,敦促富裕者貢獻社會,同時更加重視環保議題。因此未來台商節稅、避稅活動應合規合法並更謹慎。
至於經濟前景,儘管大陸第3季GDP成長率3.9%,優於預期,但那是大陸將原先規劃的基礎建設投資提前落實。但若投資總量不變,經濟疲弱狀態或將會持續。
在未來推動兩岸經貿交流方面,二十大報告中對台政策方針並未有太大變化,但政治面有更緊縮趨勢,未來對台商言行恐更嚴格審視,因此台商宜盡量避免涉入政治事務。
與會專家們也預判,未來中共對台政策不會有結構性改變,諸如ECFA亦不會遭陸方片面中止,主因兩岸經濟依存紐帶如遭切斷,並不符合大陸對台經濟融合方針。
但由於疫情使兩岸互動中斷已久,近來大陸涉台人事已有極大變化。在雙方都不熟悉下,彼此須重新建立信任基礎,互動將面臨極大變數,對於雙方往來交流、投資,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此外,未來陸方將持續對台提出經濟融合措施,並吸納台灣優勢產業人才及技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