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原民傳承不停歇 「匠人魂」見證複音吟唱文化

本文共661字

中央社 記者王寶兒台北5日電

歌謠在台灣原住民族文化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文總今天推出最新一集「匠人魂」,透過杵音文化藝術團,帶領觀眾看見台東阿美族馬蘭部落的獨特歌謠文化「馬蘭Macacadaay複音」。

中華文化總會發布新聞稿表示,阿美族馬蘭部落擁有特殊的複音吟唱文化,複音吟唱由領唱者起頭,答唱者之一以高音對應,並加入其他歌者一同歌唱,不同於一般合唱模式,複音歌謠裡的「自由對位」吟唱形式,歌唱者可以不同版本的旋律各自即興、彼此應和。

推薦

馬蘭複音歌謠在不同生活場域裡,有不同對應的曲目,像是祭典歌、勞作歌、咒詛歌、相思之歌及飲酒歌等,部落生活中的大小事務,皆透過歌謠傳遞下去。

文總表示,今年榮獲葛萊美獎的專輯「八歌浪Pakelang」,名稱也是馬蘭部落在婚喪喜慶後為活動劃下句點的Pakelang為靈感命名。複音歌謠成為傳統歌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展演形式,也兼具部落凝聚及傳達部落文化的意涵,並於2021年被文化部登入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

而在匠人魂影片「馬蘭Macacadaay複音」中,文總團隊跟隨杵音文化藝術團團長高淑娟腳步,記錄她如何振興歌謠文化。她1997年起在丈夫郭子雄的支持下,正式成立杵音文化藝術團,該團也在2021年被列入文化部的「人間國寶」。

高淑娟生長於台東宜灣部落,家族中有致力於典章制度及歌謠傳承的公公郭光也。深受歌謠文化影響的高淑娟於影片中提到,「我在馬蘭部落生兒育女,部落也滋養了我們,部落的文化也充實我的生命」。

匠人魂影片「馬蘭Macacadaay複音」即日起可於文總的Facebook專頁等社群平台、YouTube頻道觀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疫情影響償還農漁會貸款 年底前可申請展延協助
下一篇
權證避險降稅 再等等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