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27字
數位發展部長唐鳳昨(26)日表示,規劃在一個月內促成大型跨境數位平台與新聞業者對話,雙方可在這個對話平台上凝聚共識,目前雙方都具有相當高的對話意願;她並強調,對話機制與立法制度可以並行。
唐鳳也說,大型跨境數位平台對於「新聞有價」的觀點無意見,但接下來就必須確保分潤機制是公平且合理的。
唐鳳昨日出席數位產業署「AI DAY」成果發表會,針對新聞媒體議價進度表示,經過25日的跨部會會議後,各方已初步達成共識,也不排除任何機制,包含立法的可能性;這次對齊了新聞業、報業在實際經營上遇到的困難之後,接下來就是確保雙方、亦即大型跨境數位平台與新聞業者都能夠接受的解決方案。
她說,會在一個月內促成這個對話平台,目前來看雙方都有高度意願進行對話,沒有任何人拒絕。
至於大型跨境數位平台是否有其他訴求?唐鳳則表示,這次跨部會討論,就是希望讓大家可以意識到新聞業在經營上的難處,例如報業在這十年來已經裁員20%左右,或是廣告相關收入減半等,長此以往,恐不利民主社會發展,因為民主社會有賴於非常強韌的新聞業。
唐鳳也說,這些大型跨境數位平台也均在其他國家達成一些協議,所以針對「新聞有價」的觀點,這些大型跨境數位平台是無意見的,但接下來就必須要確保分潤是公平且合理的,所以必須要設計一些機制。
唐鳳解釋,數位部不是新聞業主管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管廣電媒體,文化部管理平面媒體,故而強調這是跨部會協調的機制,畢竟大型跨境數位平台的業務,包括綜合性電商是由數位部主管,但其他數位服務未必是數位部主管,數位部不是逼迫業者立刻完成立法,而是傾向由雙方找出共榮前進的模式。
至於目前是否有比較傾向的分潤機制出爐?唐鳳說,觀察世界各國,例如已有強制議價制度的國家,其實也不一定等到強制議價通過,業者雙方就已先自行協商,無論是著作鄰接權、基金的模式,這樣對話的機制與立法的制度是可以並行的,這也是跨部會會議所凝聚出來的共識。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