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03字
紐約時報與路透等外媒分析,台灣接連兩天對美、對歐經貿談判都有進展,包括與美國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經濟部長王美花也與歐盟經貿高層視訊會面,反映俄烏戰爭促成改變美歐對台態度,讓台灣多年的經貿努力,突然有了開花結果的重大轉變,美國此舉也希望加強對抗中國大陸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
王美花2日與歐盟經貿高層舉行視訊會面 ,為雙方最高層級的經貿官員會談,知情人士透露,這場會談預料將聚焦於半導體供應鏈安全。路透分析,俄烏戰爭爆發成了歐洲對台態度的關鍵,此前各國已對威權政治感冒不已,之後中國大陸經濟制裁立陶宛、更引發歐盟反對聲浪,都將台灣推向歐盟。
紐時指出,美國與台灣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議題將與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高度重疊,包括減少進出口繁瑣規定的貿易便捷化、數位貿易途徑,多項議題明顯鎖定雙方對大陸貿易行為的不滿之處。美方官員說,將與台灣一同消除國際供應鏈存在的強迫勞動,並制定因應國營事業非市場作為的條款。
這項談判將採雙軌進行。美國貿易代表署處理貿易議題,商務部負責技術與投資議題,包括協調出口管制及保全半導體供應鏈的措施。美方資深官員說,美台貿易談判不會包含需要美國修法的市場准入條款,行政團隊認為雙方達成的任何協議都不需要國會批准,但相關官員會持續就此事與國會諮商,白宮也不會排除未來的所有發展。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台貿易談判在半導體供應鏈、出口管制、非市場貿易作為等美中競爭核心議題上討論更為具體,與IPEF廣泛、籠統、盡可能吸引最多國家參與的屬性不同。
但彭博資訊指出,美台討論「造成傷害」的非市場政策與行為,暗示美方將尋求持續對台灣央行施壓,要求央行停止干預匯市的作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