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家扶調查:兒少遭精神不當對待 言語暴力最常見

本文共866字

中央社 記者吳欣紜台北28日電

今天是兒童保護日,家扶基金會調查,兒少遭精神不當對待情境中多數都與言語暴力相關,爸媽若常以「笨得像豬」、「早知道就不要生下你」等責罵兒童,恐致兒少憂鬱、焦慮。

根據衛福部統計,兒少遭精神不當對待人數近3年不斷攀升,暴力所導致的傷痕雖然看不見,但疼痛卻不亞於身體不當對待。

推薦

家扶基金會今天召開記者會,邀請藝人許瑋甯擔任「428兒童保護日」活動大使,同時公布「兒少保社工實務:兒少遭精神不當對待情形」調查報告。

家扶基金會社會工作處主任蔡雯瑾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兒童可能遭受身體、不當教養、精神等不當對待,其中精神不當對待人數持續增長中,所謂精神不當對待包含威嚇恐嚇兒童、拒絕孩童情感回應、辱罵責罵傷害兒童情感、單獨禁閉隔離或羞辱性人格拘押等。

蔡雯瑾表示,精神不當對待是隱形傷害,容易被忽略,透過社工實務調查也發現,十大兒少精神遭不當對待情境中首位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爭執、使用言語暴力」,其次為「父母期待孩子聽話,不允許有任何反抗」、「親子衝突,父母情緒勒索孩子,認為所有的錯都是孩子的問題」、「長期以言語辱罵孩子」等。

進一步調查,兒少遭精神不當對待的常見暴力語句,包含「怎麼會笨得像豬一樣」、「你再哭我叫警察來抓走」、「走開!我沒有你這壞小孩」、「早知道就不要生下你」、「我養一隻狗都比你聽話」等。

蔡雯瑾分享過去家扶曾服務的個案,有一名長期憂鬱症單親媽媽,經常因為生活瑣事對孩子大吼大叫、以死相逼,甚至指責孩子「你跟你爸一樣沒出息」等,這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無形中的傷害。

臨床心理師陳品皓指出,言語暴力是精神不當對待最常見的形式,小朋友在發展過程中相當脆弱,人格發展還不是那麼穩定,過程中抵抗力不好,當兒少面對這樣精神不當對待這樣的病毒,可能導致兒少有委屈、憤怒、焦慮甚至憂鬱情緒。

家扶基金會社會資源處處長林秀鳳表示,有時候大人不經意的一句話雖然「說者無心」,但可能成為兒童受虐的關鍵語句,長期下來,兒童可能有自我否定、自卑、自我逃避等情況,籲大家都應該學習好好說愛,家長能以用正向語言鼓勵孩子,或透過親職教育學習更好方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大學申請入學一階揭曉 專家:熱門校系門檻回穩
下一篇
越南籍浮屍有人合法出境為何偷渡 移民署指疑和這有關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