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書展停辦 郝明義:文化部憂現場染疫風險
台北書展臨時停辦,出版人感到無奈、惋惜。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在臉書分享參與文化部決策會議的過程,他指出,文化部長李永得因擔憂書展現場有人染疫,不得不忍痛決定停辦實體書展。
台北國際書展昨天由主辦單位文化部宣布停辦,出版界一片譁然,連續2年實體書展都因疫情取消,出版業界相當惋惜,但為了不要造成防疫破口,只能配合文化部忍痛停辦。
但對於書展臨時停辦,許多人心中不免有疑問,郝明義在臉書發文解釋與文化部及書展基金會開會討論的過程及重點。
郝明義表示,書展基金會董事長林訓民、執行長王秀銀以及書展基金會同仁,都在會議中報告今年實體書展所做的防疫準備,認為書展經歷了去年的停辦,這一年間的準備及對防疫的認識,其實是可以謹慎但充滿信心地辦這次書展。
郝明義指出,他在發言時表達他個人的立場,跟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政策行動;從指揮中心快訊中理解的重點有3項,一、近期北部醫院發生境外移入病例導致的群聚感染事件;二、國際COVID-19疫情仍相當嚴峻,病毒自境外進入國內導致本土感染的風險升高;三、集會活動的主辦單位,應妥為評估該活動舉辦的必要性及相關風險程度,若決定舉辦,應訂定完整防疫應變計畫,落實防疫相關準備及措施。
郝明義認為依照這3項重點,書展的舉辦今年不會有外賓,防疫應變計畫也有相關配套,所以基本上沒有違背指揮中心政策第二點、第三點的問題。北部醫院的感染,指揮中心也說在掌握中,因此他認為應該也沒有問題,書展應是可以如期舉辦。
但他說,很遺憾在3個小時會議後,李永得及官員還是認為,難以承擔萬一有人逛了書展而發生染疫的風險,拍板決定停辦這次實體書展。
作家向陽亦在臉書表示,「在疫情趨緊下,先顧好這一關,有青山,才有柴燒」,但他深刻理解出版業對於書展停辦的無奈心情。
衛城出版編輯、作家盛浩偉在臉書指出,在現在疫情這樣的氣氛下,如果書展續辦,也可能會招致負面觀感。他也表示,理解出版人知道停辦後的無奈,畢竟已經投入金錢與時間、心力,如今臨時喊停,「這情緒教人怎麼能消化?」
但盛浩偉說:「面對大眾、與不特定大多數人溝通,本就是出版行業的核心之一。也許只能回歸這一點,來減少出版業本位的我執吧。」
相關新聞
- 拜登簽行政命令保護美供應鏈 王美花:台美合作密切2021-02-25
- 拜登將簽行政命令強化供應鏈 白宮:台灣是重要夥伴2021-02-25
- 我國主權評等展望 穆迪調升2021-02-25
- 渦流將空污往北吹 中北部灰濛濛空氣愈晚愈髒2021-02-25
- 小三通何時開放?林佳龍說法保守只提現階段推國旅2021-02-25
- 建築師證書規費法制化 內政部:收費標準不變2021-02-25
- 穆迪提升主權信評展望 蘇貞昌:對政府非常大肯定2021-02-25
- 柯江同台談居住正義 國民黨團列新會期優先法案2021-02-25
- 穆迪首升台灣主權信用評等 蘇貞昌:對政府是莫大肯定2021-02-25
- 3立委萊豬表決跑票 民進黨中評會決議停權1年2021-02-25
- 邀柯文哲惹議 江啟臣:不同聲音不代表分裂2021-02-25
- 4職業工會欠繳勞保費 最多欠741萬元2021-02-25
- 110年第二次醫師高考 6/26起北中南四考區舉行2021-02-25
- 企業捐贈國防部防疫物資 感謝化學兵部隊防疫2021-02-25
- 邱太三拜會立委談兩岸關係:蔡總統認為要有新的準備2021-02-25
- 立委籲訂少子化專法 國發會:建議循現有機制研議2021-02-25
- 二二八圖片展 張廖萬堅:面對黑暗才能迎向陽光2021-02-25
- 蘇貞昌:盼邱國正強化國軍戰力 邱太三增進兩岸交流2021-02-25
- 政院:國際影音平台籌設 文化部應聽取各界意見2021-02-25
- 詹宏志開啟閱讀新觀點 週三讀書會線上化募資2021-02-25
- 藻礁公投連署最後衝刺 潘忠政:盼促成更多對話2021-02-25
- 紓困條例6月到期 政院:若要延長這會期將提出2021-02-25
- 向華強父子提依親來台居留 移民署未許可2021-02-25
- 行政院:國際影音平台籌設 文化部要聽取各界意見2021-02-25
- 延長紓困條例?行政院:盤點成效評估中2021-02-25
- 環境永續 民團籲大學校務基金從高碳排產業撤資2021-02-25
- 綠色和平籲政院速立海保法 設置30%海保區2021-02-25
- 行政院:盡最大努力避開藻礁 三接開發面積剩1成2021-02-25
- 蘇貞昌:6年60億 助地方改善城鄉景觀2021-02-25
- 民團:兒少性剝削淪違法商機 應制定法律管控2021-02-25
- 國防部:美神盾驅逐艦24日通過台海 國軍全程掌握2021-02-25
- 接見羽球選手 總統:戴資穎辛苦了 台灣謝謝有妳2021-02-25
- 內政部:實價登錄2.0 目標7月1日上路2021-02-25
- 環團4月4日遊行 盼中央地方合作改善南部空污2021-02-25
- 一日北高挨轟 柯文哲反嗆:這議員的邏輯與智商有問題2021-02-25
- 柯文哲批國家恐怖:難道拜訪綠營人士要戴鴨舌帽?2021-02-25
- 民眾黨修憲版本 降公民複決門檻、增連署提案機制2021-02-25
- 拜登上任以來第2次 美驅逐艦駛過台灣海峽2021-02-25
- 北市府公布「後疫情時代產業數位轉型政策白皮書」2021-02-25
- 邊境管制鬆綁 航空機組員檢疫研議放寬2021-02-25
熱門文章
- 四大產業熱門公司薪資出爐 它擠下台積電稱霸半導體2021-02-25
- 勞保收支差短擴大至486億元 連四年收支失衡2021-02-25
- 最旺1月 外銷訂單連11紅2021-02-25
- 我國主權評等展望 穆迪調升2021-02-25
- 拜登簽行政命令保護美供應鏈 王美花:台美合作密切2021-02-25
- 工研院建構智權分析系統 助台廠避開惡意索討權利金2021-02-25
- 邊境管制將鬆綁 民航局研議放寬機組員檢疫時間2021-02-25
- 傳產撥雲見日 接單動能可期2021-02-25
- 柯文哲批債留子孫 財政部回應:財政持續改善2021-02-24
- 官方平均薪資調查達54,320元 薪資平台:根本不接地氣2021-02-25
- 再戰2024總統大選? 郭台銘:政治是一個方向2021-02-25
- 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啟動公開投票 台灣13項專案入圍2021-02-25
- 1月外銷對美接單躍升 同期新高2021-02-25
- 新北市府盼核定淡北道路經費 工程會已請交通部協調2021-02-24
- 穆迪首升台灣主權信用評等 蘇貞昌:對政府是莫大肯定2021-02-25
- 對邱太三上任提建言 陳冲:務虛務實併行2021-02-2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