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空照共機飛太近 專家:避免誤解保持距離為上
傳空軍P-3C為拍攝擾台共機照片,距離共機僅300公尺。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分析指出,P-3C慢速機翼展長、反應速度慢,為避免誤解升高衝突,仍應保持距離。
共機近日不斷擾台,媒體引述某臉書粉絲專頁內容報導,空軍一架P-3C獵戶座反潛機日前在執行監控共機任務時,為拍攝照片竟飛至距離共機僅0.2浬(約300公尺);另外,被點名的王姓教官飛行員甚至違反規定,要求在「超低空時飛行官下座換人」。
國防部長嚴德發上午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他會前接受媒體記者訪問時表示,經空軍初步查證,所稱內容與事實有出入,因應嚴峻的空防情勢,相關的應處規範及限制都比過往還要強化,空軍也已經在檢討並盤整措施;空軍新聞稿強調,爆料內容非事實,經查王姓教官各項飛行操作均符規範及限制。
民進黨籍立委何志偉質詢指出,國防部9月起官方網站定期披露共軍動態、並附共機照片,他關切這些照片來源為何,是否為飛行員「邊飛邊拍」。
空軍參謀長黃志偉中將答覆表示,網路爆料內容不符實際情況,相關任務遂行都符合要求,照片來源包括各種管道獲得,不便回應
曾駕駛RF-104偵察機抵近中國沿海從事偵照任務的退役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分析,如果沒有特殊狀況,執行空照任務時,與目標機的距離必須在約167公尺之外,只要在這個距離以外都算安全。
軍方相關人員受訪表示,空軍隨任務樣態不同,都有規定不同應對方式,同時也包括距離的拿捏,但因涉及機密,確切的距離及任務應對方式不便透露。
張延廷分析說,有別於快速機(戰機)的靈活度,慢速機翼展長、動作不靈活,P-3C反潛機的翼展近30公尺,加上無法與共機取得有效溝通,「距離愈近就愈危險」;如果雙方相距300公尺,其中一方往左偏100公尺,另一方往右偏100公尺,雙邊距離馬上只剩100公尺,相當危險。
張延廷並認為,最危險的因素是「誤判」,因距離接近,容易造成雙方誤判,引發不必要衝突,例如2001年4月1日,美軍EP-3偵察機與共軍殲8戰鬥機擦撞意外,就是因為攔截距離過近在空中擦撞,造成殲8飛行員王偉死亡,EP-3迫降海南島陵水機場。
張延廷指出,現在數位單眼相機的畫素動輒2000萬以上,只要焦距抓得好,再透過裁切,照片的呈現都會相當不錯,並不需要飛到近距離拍攝,相關任務仍應以安全為主,同時空軍更應加強內部管理,避免提高任務風險。
相關新聞
- 台灣豬標章公信力引質疑 廠商撤823件申請案2021-01-16
- 課綱新增領域 教育部補助1210間生活科技教室2021-01-16
- 陳李慎辭世 賴副總統:扁媽是偉大母親2021-01-16
- 冷氣團挾帶境外污染物 中南部空氣品質紅通通2021-01-16
- 蘇貞昌探訪新北雙連安養中心 致贈一元復始紅包2021-01-16
- 陳水扁母親陳李慎辭世 府:總統不捨盼家屬節哀2021-01-16
- 楊翠:不當黨產用在賠償受難者 非常合理2021-01-16
- 蘇貞昌:台灣豬標章作法若不嚴謹 應檢討改進2021-01-16
- 蘇貞昌:自助人助 維護經濟成長區域和平2021-01-16
- 王浩宇罷免案 排隊投票秩序良好2021-01-16
- 瓜地馬拉強震無災損傳出 外交部持續關注2021-01-16
- 陳水扁母親過世 蘇貞昌盼家屬節哀保重2021-01-16
- 科技辦:5G補助是加速網路建設 會加強說明2021-01-15
- 台經濟相對好 龔明鑫:廠商回流正好接歐美訂單2021-01-15
- 黨團協商前瞻3期特別預算 立院19日拚三讀2021-01-15
- 北市嚴查日租套房 並呼籲中央共同防堵防疫破口2021-01-15
- 挺楊志良自清 國民黨:談話超譯成國民黨立場文不對題2021-01-15
- 為僑外生留台求職請命 立委籲推動新經濟移民法2021-01-15
- 呂紹嘉率NSO演繹布魯克納 領樂迷放慢人生腳步2021-01-15
- 共軍運8反潛機擾台 空軍防空飛彈追蹤監控2021-01-15
- 唐鳳:亞太社創高峰會 加速輸出台灣影響力2021-01-15
- 長榮女大生案後續檢討 大專與警合設1108巡查熱點2021-01-15
- 東華學生欠罰款遭扣畢業證書 教育部:應先輔導2021-01-15
- 劉世芳、陳亭妃競逐民進黨團幹事長 4人拚書記長2021-01-15
- 外交部:克拉夫特力挺台灣年輕人參與聯合國2021-01-15
- 丁允恭案監委盼檢視獎章條例 政院研議修法2021-01-15
- 九族櫻花祭最佳賞花期 預測可望適逢春節2021-01-15
- 合歡山公路部分結冰 翠峰到大禹嶺夜間封閉2021-01-15
- 相聲瓦舍新春檔期中市登台 邀約抒發疫情苦悶2021-01-15
- 藍營質疑前瞻預算編5G建設補助金 全案保留2021-01-15
- 中國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辦法將上路 經部籲台商留意2021-01-15
- 傳陳菊曾收丁允恭案陳情信 監委調卷查無實證2021-01-15
- 加工處新處長楊伯耕上任 加速推動「科技產業園區」2021-01-15
- 王浩宇罷免案16日登場 門檻8萬1940票2021-01-15
- 丁允恭批監委先射箭再畫靶 將退回功績獎章2021-01-15
- 學生欠罰款遭扣畢業證書 東華大學同意先領2021-01-15
- 營建署:推動住宅政策非一蹴可幾 持續滾動檢討2021-01-15
- 蔡總統:只要團結就會有亮麗20212021-01-15
- 移工零付費政策 勞動部:印尼將與台協商2021-01-15
- 丁允恭涉性騷擾有辱官箴 監院11比0通過彈劾2021-01-1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