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元首外交 李登輝走向國際掀兩岸危機
李登輝1988年至2000年擔任中華民國總統,他不僅創下訪問新加坡、印尼等非邦交國的先例,開啟過境外交,更是台美斷交後,首位訪問美國、進行公開演講的中華民國總統,也激怒中共,掀起台海飛彈危機。
1988年時任總統蔣經國逝世,當時擔任副總統的李登輝繼任總統,儘管台灣國際處境舉步維艱,但李登輝認為台灣應該走出去,任內推動務實外交,透過元首出訪拓展中華民國的國際能見度。
1989年3月,李登輝就任一年多後,應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之邀訪問星國。這是李登輝首度以總統身分出訪,創下台灣總統訪問非邦交國的先例。
在訪星期間,李登輝獲高規格禮遇,並與李光耀等人舉行會談。對於新加坡稱他為「台灣」來的總統,而非「中華民國」,在當時時空環境下,李登輝表示「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這是李登輝務實外交的其中一個例子,「名」雖然重要,但對他來說,「實」更為重要。
時隔5年,正值台灣推動南向政策之際,李登輝1994年再度出訪東南亞,以「度假外交」的方式訪問菲律賓、印尼、泰國等非邦交國,分別與菲律賓總統羅慕斯(Fidel Ramos)、印尼總統蘇哈托(Suharto)、泰國國王蒲美蓬(Bhumibol Adulyadej)等人會面。
所謂度假外交,名義上是度假,但製造與其他元首不期而遇的機會,雙方在一個比較不正式的場合見面。低調目的是為了防止中國施壓、從中破壞。
除了推動與非邦交國的關係,強化與邦交國關係也是一大重點。1994年5月,李登輝訪問當時的邦交國哥斯大黎加、南非,參加兩國總統就職典禮。這趟跨洲之旅路途遙遠,由於須過境第三國,也開啟所謂的「過境外交」。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表示,台美斷交後,並沒有台灣總統過境美國的先例。美方經多方考量後決定,讓李登輝專機過境夏威夷,但設下不能過夜、不能出境,只能短暫加油等諸多限制;過境時,李登輝並沒有下飛機。
隨後,李登輝按計畫先後訪問哥斯大黎加、南非,見證南非民主化的歷史時刻-曼德拉(Nelson Mandela)就任南非總統,並親自向這位南非首位黑人總統表達祝賀。曼德拉所屬的政黨「非洲民族議會」(ANC)與中國友好,李登輝此行擔負鞏固台斐邦誼重任;可惜的是,曼德拉仍在1997年決定與中華民國斷交。
1995年4月,李登輝訪問中東,因為中國打壓,以色列之行被迫取消,最後只訪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雖然中東行受挫,美國國會同時間正積極促成李登輝訪美。
同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李登輝訪美的決議案,當時柯林頓政府在國會壓力下,同意李登輝以「私人」、「非官方」形式訪問美國。
1995年6月,李登輝踏上美國本土,並在母校康乃爾大學以「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發表公開演講。他在演講中明確表示,「中華民國在台灣」是友善且具實力的發展夥伴,有決心在國際社會扮演和平、具建設性的角色。
李登輝從過境夏威夷,到踏進美國本土發表公開演講,堪稱是任內最重要外交突破。他在康乃爾的演講登上國際媒體版面,中國強烈不滿,隨後掀起台海飛彈危機,試圖干預台灣在1996年舉行的首次總統直選,美國當時還派遣航空母艦航經台灣海峽監控情勢。
不過,1996年的選舉結果,李登輝仍以超過50%的得票率,順利連任總統。1997年,無懼中國打壓,李登輝再度出訪當時的友邦巴拿馬,參加國際運河會議。
在對日關係上,李登輝出生日治時期的台灣,從小接受日本教育,曾到日本唸大學,對日本有一份特殊情感,也對台日關係近數十年來的發展扮演重要角色。
雖然總統任內無法訪問日本,但2000年卸任後,李登輝曾多次訪問日本,掀起李登輝旋風;2015年訪日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還特地前往飯店和李登輝會面,足見李登輝在日本政壇的影響力。
執政12年,李登輝任內邦交國數量,曾經一度達到退出聯合國後最多的30國,務實外交並成為台灣往後外交政策的支柱,尤其在台灣與美、日的關係上,留下重要的足跡和影響。
熱門文章
- 神盾重訊 將出脫所有對敦泰持股2021-04-16
- 台積宣布下屆董事候選人名單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將卸任2021-04-16
- 漢唐公布最新董事名單 和鑫光電馬維欣入列2021-04-16
- 施振榮將卸任台積董事 讚台積為企業經營立下典範2021-04-16
- 群創參展秀實力 推獨家浮空影像智慧音箱2021-04-16
- 華航首度承運最迷你的嬌客 載送活體蜜蜂至北半球2021-04-16
- 英特爾為與台積電等第三方代工廠合作 釋出新竹職缺2021-04-16
- 焦佑倫、林陳海、黃茂雄合照 展三方結盟團結2021-04-16
- 長榮航獲頒安全旅遊戳記認證 接軌國際旅遊接待服務鏈2021-04-16
- 潛艦船殼生產進度遲滯?中鋼、台船:與事實不符2021-04-16
- 台積電第2季展望偏弱 開盤下跌、第3季回升幅度恐有限2021-04-16
- 友達集團研發能量爆發 推穿戴、車用、零售新產品2021-04-16
- 國鼎新冠肺炎新藥 二期人體臨床收案完成2021-04-16
- 微軟推全新Surface Laptop 4 可選配二大廠處理器2021-04-16
- 聯亞新冠疫苗二期臨床試驗 完成收案2021-04-16
- 研華入股恒商 實現AIoT智慧零售共創戰略2021-04-16
- 離岸風電深耕在地 沃旭「永續生活節」世界地球日登場2021-04-16
- 矽格完成收購台灣聯測 營收動能可期2021-04-16
- 美國全心醫藥生技宣布 完成18億元A輪募資2021-04-16
- 後疫情時代 華興提應用紫外線消毒搭配空調的有效對策2021-04-16
- 跨國藥廠賽諾菲宣布 成立非營利事業部2021-04-16
- 台積電法說行情失靈 外資照挺2021-04-17
- 長榮航獲安全旅遊戳記認證 成國際旅遊接待服務鏈一員2021-04-16
- 郭守正操刀!科技選物店「創Q Space」拚2年開3-5家店2021-04-16
- 全中運17日開跑 金牌選手暢遊劍湖山只要1元2021-04-16
- SAP全新一站式方案落地台灣 助企業加速轉型2021-04-16
- 星宇航空、胡同燒肉、7-ELEVEN三強聯手 跨界賣好味2021-04-16
- BDI強彈 散裝航運旺到Q32021-04-17
- 推動機器人教育 鴻海教育基金會、科工館辦機器人大賽2021-04-16
- 智慧顯示展21日登場 友達、群創新品亮相2021-04-17
- 半導體產業穩定成長 逾七成業者看好5G商機2021-04-16
- 廣達「設計學習」計畫 納入教育部美感教育計劃項目2021-04-16
- 研華入股恒商 成最大法人股東2021-04-16
- 電視漲價三星將開第一槍 預估調漲10到15%2021-04-17
- 施振榮:將在今年台積電股東會後正式卸任獨董2021-04-16
- 中華電信攜手麗寶 推首次多視角賽車轉播2021-04-16
- 三利多加持 全球5G獲利強勁成長2021-04-16
- 全中運17日開跑 劍湖山世界推選手教練優惠活動2021-04-16
- 鴻海攜手科工館舉辦機器人大賽 推動台灣機器人教育2021-04-16
- 全球雲端託管服務商250強公布 伊雲谷連三年奪台灣第一2021-04-1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