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吸菸卻得肺癌 中研院發現致病機制登國際期刊
肺癌傳統被認為與吸菸有關,但台灣有許多肺癌患者並不抽菸,中研院、台大醫學院跨單位研究,發現原因可能與體內酵素APOBEC突變有關,研究登上國際期刊細胞(Cell)。
中研院今天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肺癌醫療研究結果,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所長陳玉如會中說,癌症是複雜疾病,受到許多因子影響,包含基因背景、老化、用藥反應、飲食、環境等,因此要知道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能診斷治療,必須先瞭解病人基因背景跟癌症狀況。
陳玉如指出,肺癌蟬聯多年兩性10大癌症之因之首,其中東亞肺癌更被認為是不同的疾病,有高達6成病患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突變,西方則不到20%,且西方患者多數是因抽菸導致,但台灣患者卻有50%以上不吸菸,甚至9成3的女性都不抽菸,但病患仍不斷增加,台灣患者也有年輕化、女性比例增加的問題,這都值得探討。
為了解其中機制,陳玉如、中研院院士兼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楊泮池與跨單位研究團隊以蛋白基因體技術建立台灣早期肺癌病人的多體學大數據,找到不吸菸肺癌患者可能的致病機制。
陳玉如表示,此研究分析東亞地區103名肺癌病患,發現台灣癌症細胞基因突變頻率跟西方國家截然不同,進一步探究找到5種癌細胞基因突變特徵,發現肺腺癌癌變與酵素APOBEC的突變特徵很有關,在罹癌患者中,高達74%從未吸菸年輕女性和所有無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驅動突變的女性患者APOBEC突變特徵程度高,顯示APOBEC的突變特徵可能為女性早期肺癌的驅動因素。
此外,高APOBEC突變特徵又與免疫療法療效呈正相關,因此APOBEC突變特徵可能成為早期診斷和免疫治療的潛在生物標誌物。
陳玉如也提到,後續研究團隊也將5種癌細胞基因突變特徵,比對不同因子對細胞可能造成突變的特徵,除了吸菸及二手菸之外,也看到與水、加工食品、汽車排放、空氣污染因子的關聯性,希望未來能驗證哪些因子是台灣患者體內重要致癌基因。
陳玉如表示,透過研究也可發現年輕女性可能受到APOBEC突變導致肺癌的影響較深,年長女性則可能因體內長期累積、與外在環境因子較有關。
陳玉如說,這是東亞第一套結合深度多體學大數據及完整臨床資料,深度解析不吸菸肺癌成因的研究成果,也是美國臨床蛋白基因體學腫瘤分析聯盟(CPTAC)首次和國際聯盟團隊(台灣)攜手合作,以蛋白基因體學揭開台灣及美國病人肺癌生物學的面紗,成果已於今年7月9日同步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細胞(Cell),並榮登本期雜誌封面。
相關新聞
- 石木欽們 審檢調40人違失2021-01-19
- 藍質疑NCC補助建設5G圖利財團 柯建銘:圖利全民2021-01-19
- 傳韓國瑜被勸進選黨魁 江啟臣:為黨好都尊重2021-01-19
-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 陳時中下午記者會說明2021-01-19
- 27本筆記 贈衣飲宴 曝闇黑司法2021-01-19
- 龐培歐拿台灣 向拜登下絆馬索?2021-01-19
- 藍割萊委 拚「公投綁罷免」2021-01-19
- 冷眼集/公民不服從無罪 後患無窮2021-01-19
- 太陽花攻占政院案 發回更審2021-01-19
- 政院哏圖延燒 蘇揆:愛的教育才溫暖2021-01-19
- 賴清德:國際採購疫苗 今年第一季可開始施打2021-01-19
- 「才沒有忘記你們呢」王浩宇119消防節送3000雙除臭襪2021-01-19
- 總預算藍提逾2800案 綠批案海戰術盼過3大預算2021-01-18
- 黨內人士:韓國瑜被勸進選主席 鬆口過年後表態2021-01-18
- 桃園醫院群聚感染 蘇貞昌:防疫需要更上緊發條2021-01-18
- 共軍3架運8擾台 空軍兵力應對2021-01-18
- 蔡總統出席社福團體餐會 讚防疫國家隊英雄2021-01-18
- 中國出版品審查惹議 李永得:沒有違憲2021-01-1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