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人士:美支持增強 台參與WHA審慎評估推動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表達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的立場。涉外人士指出,美國「挺台」態度日益明確,但台灣今年是否能獲邀參與WHA,仍不宜過度樂觀、宜審慎評估推動。
蓬佩奧(Mike Pompeo)美東時間3月30日在記者電話簡報會時表示,國務院將全面遵循3月26日經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生效的「台北法」,並全力協助台灣在WHA扮演適當角色。世界衛生大會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高決策機構。
「台北法」第4節指出,美方的政策應是在適當情況下,支持台灣成為所有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會員,並在其他適當組織中取得觀察員身分。
熟悉相關事務的涉外人士受訪時指出,美國對台灣參與WHO的支持力道一向強勁,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的立場也未曾改變;至於發言層級,過去包括國務卿在內的行政部門各層級官員即曾表態支持台灣,國務院並每年針對台灣參與WHO向國會提交報告,但近期整體作為確實力道增強、態度日益明確。
不過,涉外人士表示,儘管美方在檯面下可以有各種國際運作,而台灣方面,政府不排除、也會考慮各種可能的WHO推案選項,台美雙方皆會顧及台灣所提訴求是否能轉化為足夠強勁的國際支持力道。
中國一再批評台灣藉國際組織參與推案「搞台獨」。涉外人士指出,北京有意識地將醫療公衛議題高度政治化,為避免落入北京圈套,儘管參與WHO仍牽涉政治因素,台灣目前推案皆強調醫療公衛專業訴求與台灣對國際社會的貢獻;若以凸顯國家主權為重點訴求,反可能不利贏得國際支持。不過,政府仍會考量國際形勢,滾動式檢討推案策略,不會故步自封。
針對台灣參與WHO的身分,涉外人士說,根據WHO憲章第六條,任何非聯合國成員國申請成為WHO會員皆需經WHA以簡單多數表決通過;至於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則未規定應循此機制。
這名人士說,事實上,WHO應秉持專業中立,邀集各利害關係方參與議題討論,而秘書長也有權力依據業務需求,主動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為此並不需要特別召開執委會或召集會員國開會討論。
至於WHA今年很可能以虛擬會議的形式召開,是否對台灣相對有利,這名人士說,目前仍不宜過度樂觀,台灣今年獲邀參與依然有難度,中國的介入仍是重要因素,且台灣仍需衡量是否能接受WHO最後的安排。
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受訪時說,台北法是美國國內法,行政部門必須遵守,但法條以「政策」(policy)一詞表達美方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支持,顯示美國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的立場較以往清晰。
不過,賴怡忠說,針對以國家為主體的國際組織,美方尚未明確表達以何種「適當方式」支持台灣參與,而未來台灣是否有可能制度化、常態性參與WHA,也值得觀察。
相關新聞
- 藍綠動員 罷捷、挺捷街頭拚場2021-01-24
- 拜登不會把台灣當抗中棋子 江宜樺:對台灣是一個機會2021-01-23
- 銓敘部擬修考試規則 英檢納移民署特考應考資格2021-01-24
- 花蓮史前考古遺址百餘處文物多 考古博物館開幕2021-01-24
- 學者:台灣應強化防衛能力 成為海上以色列2021-01-24
- 林飛帆:地方支持黃捷 民進黨是反映民意2021-01-24
- 污染農地種光電 110年增4案都在彰化2021-01-24
- 立院本週處理總預算案 朝野盼29日前完成三讀2021-01-24
- 美國務院敦促北京停止對台施壓 國民黨表示歡迎2021-01-24
- 桃機第三航廈廢標 擬發還投標廠商5千萬押標金2021-01-24
- 外交部:拜登政府對台國防與台海和平穩定高度重視2021-01-24
- 邱淑媞指綠放病毒害醫護 林飛帆:慶幸不是藍執政2021-01-24
- 教團:學測試題缺新意 籲了解高中現場滾動修正2021-01-24
- 綠:美國務院對台正面友善 外交政策有延續性2021-01-24
- 台灣人口負成長 立院籲成立跨部會小組制定專法2021-01-24
- 適性輔導安置 身心障礙國三生模擬填志願2月報名2021-01-24
- 擔心參選造成撕裂 近韓人士:韓國瑜暫無意參選黨公職2021-01-24
- 勞金局弊案 不排除啟動行政調查2021-01-24
- 呂:後小英時代 柯敲響第一聲2021-01-24
- 拜登上台後挺兩國論壓力大 蘇起:再逆風4年走向攤牌2021-01-23
- 8架轟6K侵台ADIZ歷年之最 學者:自證中國威脅論2021-01-23
- 讚柯文哲心胸開闊 呂秀蓮:2024有機會合作2021-01-23
- 憂台灣成爆點 美學者:拜登挑戰是找出兩岸新方案2021-01-23
- 蔡政府恐突襲開放日本核食 江宜樺:開放萊豬就是如此2021-01-23
- 江啟臣駁罷捷是報復性罷免 籲踴躍投票展現意志2021-01-2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