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高薪族買房 最愛大安區
一般認為北市富人買房首選大安、信義區,根據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房貸資料,去年年收入400萬元以上民眾在北市貸款買房以大安區最多,但二、三名為中山、內湖區。信義區排到第六。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近年房市買氣回溫,主要是剛性自住買盤,尤以首購居多。富人投資置產相對有限,而且大多只想殺低承接。信義區高級住宅集中在信義計畫區,雖有不少物件求售,但賣方讓步有限,因此富人出手相對有限。
根據屋比房屋統計最新聯徵中心資料,去年前三季年收入逾400萬元民眾在北市貸款買房有972件,三個行政區件數破百,大安區177件最多,其次依序為中山區137件,內湖區126件,以及士林、松山、信義、中正、文山、北投、南港、萬華、大同區。
一般認為會名列前茅的信義區,前三季僅66件,排名第六,讓人意外;而內湖區擠入前三名,文山區打敗北投、南港,排到第八名,出人意料。
陳傑鳴分析,大安區為天龍國的天龍區,區內仁愛路、敦化南路林蔭大道、大安森林公園一直是富人首選置產區,買屋件數長期穩居第一。中山區除大直重劃區外,朱崙街、長春路、中山北路沿線對有錢人也具吸引力。
內湖區主要受惠兩大科學園區。內科近年不少內科高階主管為上班方便,在大直重劃區置產,或買在港墘站、內湖站一帶高級住宅。
另一個是南港經貿園區。陳傑鳴表示,經貿園區和內湖一橋之隔,園區有不少高級住宅,但不少高收入族群會到附近的內湖四期、五期、葫洲站購屋,也推升不少內湖富人買房件數。
陳傑鳴表示,台北房價高漲,蛋黃區房子動輒三、四千萬元,年收入百萬元以上也未必能負擔。觀察年收入百萬元的族群,有逐漸往市郊區移動趨勢,其中內湖就是受惠區域。
以去年前三季來說,年收入百萬元以上貸款買房者共6,666人,其中有1,023人買內湖,比中山區的855人與大安區749人多,內湖正在快速成為北市的新興富人區。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房市熱 1月房貸餘額大增逾9%2021-02-27
- 未來一週北台灣溫度起伏大 冷暖交替頻繁2021-02-27
- 五大房仲交易量 勁揚2021-02-27
- 春節淡季影響 房仲:2月交易量略減2021-02-26
- 收取土地買賣違約金 應報繳5%營業稅2021-02-26
- 陶朱隱園賣多貴?有實價登錄仍「看無」2021-02-26
- 台南公寓增設電梯 最高補助216萬2021-02-26
- 寶高園區下周公告招商 半導體產業進駐無緣2021-02-26
- 比特幣漲得比房價還兇 耗電量也攀高2021-02-26
- 退休族不缺錢?以房養老貸款增幅趨緩2021-02-26
- 提供87個職缺!北市府就業甄選月薪最高64K2021-02-26
- 住展評論:高樓拔地起 我們想要怎樣的天際線?2021-02-26
- 新北發展太陽光電 年產500戶家庭用電2021-02-26
- 新北這裡房價「12345」 跨區買房夯2021-02-26
- 大坪數還在賠!黃子佼鄰居賣屋虧1625萬元2021-02-26
- 實價登錄2.0 拚7月上路2021-02-26
- 囤房族首度現形 去年全台48萬人囤房2021-02-26
- 1月新增房貸 十年同期最多2021-02-26
- 北台新建案銷量 七年新高2021-02-26
- 財政部首度公布「囤房」情形 全台48萬人擁非自住住家2021-02-25
- 實價登錄2.0目標7月上路 賴正鎰盼給業界緩衝期2021-02-25
- 北部空氣品質差26日午後緩解 228連假先雨後晴2021-02-25
- 1月新承做房貸大減百億 央行:打炒房有效果2021-02-25
- 蝸居時代來臨? 台北房屋坪數縮水中2021-02-25
- 疫後法拍屋不增反減 突顯房產優勢2021-02-25
- 不怕央行限貸令?帝寶幫、公司法人大戶擲上億元買豪宅2021-02-25
- 實價登錄2.0 內政部:希望7月1日正式上路2021-02-25
- 內政部:不排除再發動聯合稽查 實價登錄修法拚7月上路2021-02-25
- 北台灣建案去年平均銷售率寫7年高 新竹買氣居冠2021-02-25
- 2021首宗億元宅 帝寶幫砸2.78億元買下頂禾園2021-02-25
- 去年北台灣新建案平均銷售率近六成 創七年新高2021-02-25
- 領頭羊回來了!北台灣建案銷售率創七年新高2021-02-25
- 買爆!去年全台購屋2.4兆元 北北桃皆創五年新高2021-02-25
- 興富發台中再獵地 砸28億元購地蓋小豪宅2021-02-25
- 興富發房屋銷售 兩月賣73億2021-02-25
- 房產所得計算 看出各區漲勢2021-02-25
- 去年售屋 今年繳稅增加2021-02-25
- 政府禁紅單轉售 興富發:網路揪團購屋再轉手算嗎?2021-02-24
- 房仲:港人來台居留人數破萬 偏愛雙北台中桃園2021-02-24
- 住展評論:特色景觀存廢 取決增容積還是限建2021-02-2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