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終於有廠房釋出!逾百家廠商搶進駐
國發會委員會今(25)日通過新竹科學園區第3、4、5期標準廠商更新計畫,總經費達272億元,以15年採先建後拆、不影響廠商生產方式更新,完成後樓地板面積將高達36.6萬平方米,為目前的7倍,預計將開放108家新廠商進駐,解決竹科新竹園區一地難求窘境。
國發會副主委游建華表示,該計畫完成後,預計竹科產值每年增加411.8億元,創造就業人數5,848人。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王永壯表示,竹科一地難求,等著進駐廠商大排長龍,科學園區允許容積率為200%,建蔽率為60%,目前竹科第3、4、5期老舊廠房為10棟2層樓建物,容積率只用到60%至100%,顯見有增加空間。此外,舊廠房建築老化,國內產業愈做愈精細,廠商屢屢反映震動問題,為符合高科技廠商需求,因此提出更新計畫。
他表示,規畫將拆掉舊廠商,重建9棟6至10層樓新廠商,由科學園區作業基金投資272.57億元,計畫期程為2021至2035年共15年,計畫自償率達100%。完成後,廠房單元數將由目前88單位增加為196單位,總樓地板面積由原先5萬3,702平方米增加為36萬6,004平方米,停車位也會由目前410個增加至2,500個,一併解決竹科停車位不足問題。
簡言之,王永壯表示,完成後除了優先滿足既有廠商外,估計還可以開放108家新廠商進駐竹科。
他並強調,目前竹科第3、4、5期廠商有生技、精密機械、資通訊、電腦零組件、半導體相關等廠商進駐,這項更新計畫採先建後拆,分批搬遷及興建方式,不會影響現有廠商生產與營運;而且每批興建完成後,除了優先滿足現有廠商外,也會同步釋出部分新的廠房給新進廠商,讓新廠商也有機會,不要等待15年之久。
他進一步說明這項更新計畫如何不影響廠商生產。竹科管理局已先在新竹園區新2期先行興建一棟標準廠房,預計今年2月完工,4月就可以讓目前在第3期2棟樓廠商先搬遷過去,並且還有部分空間可以釋出給新廠商。工程上就會先拆第3期的2棟廠房,興建完新廠房後,再讓一批廠商搬遷過來,再繼續下一批更新工程。他表示,如果順利,更新工程會愈來愈快。
竹科管理局評估,完成後,每年進駐廠商營業額可增加411.82億元,每年研發投資增加24.69億元,也讓新產業進駐、並有發展空間。
相關新聞
- 劉揚偉談鴻海電動車 手上有十幾張牌可打2021-02-28
- 冰風暴效應 海運業加收塞港費2021-02-28
- 產業追蹤/植物肉口感仿真肉 背後學問大2021-02-28
- 產業追蹤/植物肉掀風潮 餐飲通路搶賣2021-02-28
- 產業追蹤/食材研發創新 拉高技術門檻2021-02-28
- 錢進貨櫃三雄 看三指標2021-02-28
- 劉揚偉:鴻海ICT龍頭地位 不易被取代2021-02-28
- 鴻海劉揚偉:已為MIH電動車平台成員找好出海口2021-02-27
- 劉揚偉:鴻海MIH電動巴士6月成形 10月亮相2021-02-27
- 談鴻海MIH電動車出海口 劉揚偉:手上有幾十張牌可以打2021-02-27
- 劉揚偉:大陸競爭對手3年就取代鴻海說法 可能性非常低2021-02-27
- 蘇貞昌明天將南下挺鳳梨農 合作社盼賣出鳳梨2021-02-27
- 鄭顯聰:鴻海造車理念超前 MIH打造第二生活空間2021-02-27
- 中國禁台灣鳳梨 量販業者將推促銷助農民2021-02-27
- 想當航海王?台驊董事長顏益財:三大指標最關鍵2021-02-27
- 有線電視戶數創新低 新聞台窄門擠破頭為哪樁2021-02-27
- 泡泡面膜、沁檸香水 用清新美迎接春天的到來2021-02-27
- 「好好睡覺」成生活新顯學 從挑對適合自己的床枕開始2021-02-27
- 「初紋」平均年齡比想像早 快改掉抗老保養四大迷思2021-02-27
- 水情吃緊 半導體廠戒備力求生產不受影響2021-02-27
- 全聯搶黑金商機 找蘇慧倫代言、還升級精品咖啡豆!要如何鞏固婆媽市場?2021-02-27
- 「鬼滅」、「進擊的巨人」幕後推手! 木棉花代理動畫卻免費放送 這樣是要怎麼賺錢?2021-02-27
- 林郭文艷出清大同股 申讓2,131張2021-02-27
- 大同新團隊進駐 股價翻漲2021-02-27
- 裕隆人事布局 著眼新科技應用2021-02-27
- 裕隆衝刺「四化」 董事大換血2021-02-27
- 台積2奈米用地環評卡關 須補件後再審2021-02-27
- 次世代基因定序有望納健保 肺癌將列優先考量癌別2021-02-26
- 企業相揪做公益、宮廟歡送錢母過元宵2021-02-26
- 北醫大AI助醫師3分鐘揪肺癌 成果登自然通訊期刊2021-02-26
- 金大用古法製作高粱豆腐乳 大受消費者喜愛2021-02-26
- 不再黃黃的!燦坤台中Surpass超越店打造精品級3C通路2021-02-26
- 南亞科配息每股約1.29元 旺宏股利1.2元2021-02-26
- 賣完大同股票後 林郭文艷下一步怎麼走?2021-02-26
- 義联林義守:鋼市平順就好 持續投資南台灣2021-02-26
- 築間餐飲集團加速展店腳步 4月前北中南連開7家新店2021-02-26
- 鉅橡去年每股賺0.91元 配息1元2021-02-26
- 林義守宴請集團喝春酒 元月起不畏疫情加薪2至3%2021-02-26
- 台灣之星用戶數逆勢成長 為業界唯一2021-02-26
- 統一超去年每股賺9.85元 持續優化顧客數位體驗2021-02-26
熱門文章
- 談鴻海MIH電動車出海口 劉揚偉:手上有幾十張牌可以打2021-02-27
- 裕隆衝刺「四化」 董事大換血2021-02-27
- 林郭文艷出清大同股 申讓2,131張2021-02-27
- 想當航海王?台驊董事長顏益財:三大指標最關鍵2021-02-27
- 台積2奈米用地環評卡關 須補件後再審2021-02-27
- 大同新團隊進駐 股價翻漲2021-02-27
- 劉揚偉:鴻海MIH電動巴士6月成形 10月亮相2021-02-27
- 劉揚偉:大陸競爭對手3年就取代鴻海說法 可能性非常低2021-02-27
- 裕隆人事布局 著眼新科技應用2021-02-27
- 「好好睡覺」成生活新顯學 從挑對適合自己的床枕開始2021-02-27
- 「初紋」平均年齡比想像早 快改掉抗老保養四大迷思2021-02-27
- 泡泡面膜、沁檸香水 用清新美迎接春天的到來2021-02-27
- 劉揚偉談鴻海電動車 手上有十幾張牌可打2021-02-28
- 冰風暴效應 海運業加收塞港費2021-02-28
- 劉揚偉:鴻海ICT龍頭地位 不易被取代2021-02-28
- 錢進貨櫃三雄 看三指標2021-02-28
- 產業追蹤/植物肉口感仿真肉 背後學問大2021-02-28
- 產業追蹤/植物肉掀風潮 餐飲通路搶賣2021-02-28
- 產業追蹤/食材研發創新 拉高技術門檻2021-02-28
- 看準家庭出遊需求 福特新七人座MPV周四上市2021-02-2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