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失智照護〉助畢業照顧者重回社會

本文共845字

經濟日報 劉庭軒

上週我們聊了照顧者容易落入情緒的陷阱,而本周接著想和大家聊的是較為嚴肅的狀況:當照顧者從照顧歷程中畢業,卸下重擔,該如何調適心情並重新回到社會?

筆者最近看了一部關於描述照顧人這份工作的電影:片中年輕的男主角,向來工作無法持久與穩定,而當他踏入長照產業時,也曾被現實狀況所驚,原來這份工作是如此辛苦。但某一天,他被分配到一位慈祥的失智奶奶,而男主角就這樣一路從一般的失智照顧做到奶奶的安寧照顧,到最後奶奶離開人世。

這位慈祥失智奶奶過世後的幾天,男主角回到機構上班,並告訴主管不想繼續這份工作,其實男主角的反應非常正常,若非常人或照顧老手,面對自己曾親力親為照顧過的長輩離去,近八成的人難以做好心理調適。

今天連以照顧為職業的專業照顧人都是如此,更何況是一般的家庭照顧者?在我與失智家屬有密切往來的這一年多來,聽過許多家屬的心情都是很矛盾的,在照顧的過程中有許多酸甜苦辣,當然會希望失智長輩的狀況越來越好,但其實更多時候,家屬更想要而說不出口的秘密是「解脫」。

但當照顧者從照顧歷程中畢業了,頓失以往的生活重心,這時也會產生許多的問題。如:長期在家中擔任照顧角色,早已與社會脫節難以重返職場。或者是心理狀態無法平復,需要諮商與輔導的資源。

以目前台灣的現況而言,政府尚未有完整的配套措施與輔導資源幫助畢業照顧者重新回到社會,但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成立「照顧咖啡館」,其中所聘請的咖啡廳員工即是畢業照顧者,也是一個雙贏的做法。

除了重新接軌外界之外,畢業照顧者的心理調適也是相當重要。當照顧的長輩離開,目前國內許多長照業者與機構會請專業的心理諮商師,來為照顧人員進行心理輔導。而身為家庭照顧者,面對摯親的離去,心中情緒的波動更是不在話下,建議一定要正視自己的情緒,若有需要適時尋找心理諮商的資源與輔導,是絕對有必要的。唯有勇敢面對自身情緒,才能過好接下來的每一天。

你有失智照護的經驗分享嗎?歡迎投稿lele.le@stipendiary.tw。

(作者是台灣受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本專欄每周三刊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台灣受恩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現任寶山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邑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錫寶殯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同時是高雄市受恩社區關懷協會理事長、中國生命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上市股票代號8296)執行董事以及中國殯葬協會榮譽會員。

上一篇
喬旭 循環經濟再利用業者 通過BS8001 最高級查證
下一篇
新竹人還不是「科技新貴」 資產才看到台北人車尾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