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長照點線面/照護產品設計 要貼近使用者

本文共764字

經濟日報 劉庭軒

目前市面上開始出現一些標榜專為長輩設計的產品,業者也以大量的廣告曝光,然而市場接受程度尚未打開,而且產品也無法打中需求者的心,使得產品選擇雖然開始增多,卻遲遲缺乏普遍性的應用。

這樣的狀況主要有兩個原因,使得產品一直只具其形不具其神,非常可惜。第一的原因是測試樣本數不足,畢竟所有的產品要進入成熟都必須要有大量的使用者回饋,不斷地累積市場聲音與經驗,才能慢慢去蕪存菁,讓產品更加符合市場。

第二個原因就更加難解了,因為產品設計人員實際上並沒有照顧長輩的經驗,導致許多細緻的根本問題沒能獲得解決,這也導致相關產品乍看很完美,使用起來卻處處受限與不貼近需求。

就以目前處處可見的「智慧手環」為例,從科技業的角度來看,如何把步數、心跳、睡眠,甚至血壓、血糖都全部塞進一支小小的手環,並且盡可能的精準,這是科技製造的挑戰也是科技業的思維;然而從長照服務與長輩的實際使用角度來看,如何順利的把手環「自己」戴上去反而成為挑戰,畢竟很多長輩的肢體控制已經不如年輕人,甚至有中風的過往病史,當手不斷的顫抖,甚至手指無法用力時,手環根本無法戴上,這時那一大堆的科技功能有多強大也於事無補。

這就是科技業投入長照產業最常遇到的困難,因為不了解實際的環境與使用者,當然無法設計出貼切的產品,即便設計出第一代的產品也苦於沒有大量測試個案可以進行驗證。

因此,要讓科技與長照無縫整合,從服務端出發,提出實際上面對的問題,再從科技著手,做出第一代的實驗性產品,由開始投入到服務場域中進行大量測試驗證,過程中不斷地找出問題並修改,才是最佳的解決之道。

不過,這必須要兩個不同產業的人員開誠布公地共享知識,並且毫無私心地一同驗證與測試,才有機會達成如此目標。這是一條漫長的驗證路,也是一個需要更多資源投入的領域。

(作者劉庭軒是台灣受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本專欄每周三刊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台灣受恩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現任寶山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邑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錫寶殯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同時是高雄市受恩社區關懷協會理事長、中國生命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上市股票代號8296)執行董事以及中國殯葬協會榮譽會員。

上一篇
喬旭 循環經濟再利用業者 通過BS8001 最高級查證
下一篇
新竹人還不是「科技新貴」 資產才看到台北人車尾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