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長照點線面/長期照顧者 留意壓力警訊

本文共820字

經濟日報 林帛賢

長期照顧者在勞心且勞力的慢性壓力下,初期常出現心身症的問題。心身症顧名思義,乃是因為焦慮、憂慮的心理問題影響了身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運作,典型的症狀包括頭暈、頭痛、肩頸肌肉痠痛、胸悶、心悸以及腸胃問題等。

這些身體功能性的失調,是過度壓力的警訊,經醫療的檢查通常也不會發現什麼太大的疾病。因其狀況常好好壞壞,長期照顧者也常認為這是辛苦照顧下理所當然的結果,甚至是有「認真照顧」的象徵,但這並不健康。

隨著過度壓力的累積,慢慢地失眠的症狀常跟著出現,這便常是後續嚴重精神疾病常見的初期徵兆。

現代精神醫學研究清楚發現,人的身心短期處在「打仗」的狀態是有利於處理壓力,但慢性無意義的過度警戒,也就是俗稱的過度「ㄍㄧㄥ」的狀態,會使體內的皮質醇(Cortisol)荷爾蒙過高。

就好像每天都在吃類固醇來止痛、消炎、提振精神一般,長期下來傷身也傷腦;傷身的部分如上述的心身症,傷腦的部分就是典型的焦慮症與憂鬱症的問題。

焦慮症簡單來說就是身體不該緊繃而緊繃,心理不需要擔憂而擔憂;而憂鬱症的出現,就是我們把整個身心的精力都使用光了、耗竭了的結果。

憂鬱症的病人不只是感到心情低落,也會覺得以往有興趣的事情,現在都變得索然無趣。不只胃口變差、睡眠不好,身體逐漸敗壞,心理上對於人生的態度就好像戴上了墨鏡,看什麼事情都是灰色的,所以也會常覺得人生無意義、未來無望,走不下去了。

時而在新聞媒體上見到長期照顧者傷害了被照顧者,甚至是走上絕路的個案,很大的可能都是憂鬱症造成的結果。

要避免走上罹患憂鬱症的歧路,長期照顧者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自哀自憐地覺得自己是全天下那一個最苦的人,是悲慘命運下唯一的無助受害者!」走出自己小小的自閉圈子,聽聽其他照顧者的經驗,你的心裡會得到救贖。

一方面是會發現自己不孤單,更重要的是從其他同樣是長期照顧者的夥伴們身上學習,如何正向地面對照顧病人的苦,也同時照顧自己的脆弱。

(作者林帛賢是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資深主治醫師,本專欄每周三刊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台灣受恩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現任寶山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邑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錫寶殯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同時是高雄市受恩社區關懷協會理事長、中國生命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上市股票代號8296)執行董事以及中國殯葬協會榮譽會員。

上一篇
喬旭 循環經濟再利用業者 通過BS8001 最高級查證
下一篇
新竹人還不是「科技新貴」 資產才看到台北人車尾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