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台灣企業ESG思維亟待升級 觀創會籲永續策略應內化為企業長期願景

觀創會與保聖那AJTA代表進行台日交流對話。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提供
觀創會與保聖那AJTA代表進行台日交流對話。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提供

本文共1950字

經濟日報 劉美恩

隨著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已成為全球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理事長、協會創辦人之一的蔡文宜指出,台灣企業在ESG發展上多停留在「被動應付」階段,與國際先進企業將永續發展內化為長期願景的做法存在明顯差距。協會近期帶領企業參訪日本大阪萬博,觀摩PASONA集團等永續策略,為台灣企業轉型提供新思維。

觀創會企業永續團參訪大阪世博保聖那館Pasona Natureverse。台灣觀...
觀創會企業永續團參訪大阪世博保聖那館Pasona Natureverse。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提供

蔡文宜指出,台灣不少企業仍將永續視為「應付金管會或外國客戶」的作業,僅關注節能減碳或CSR(企業社會責任)層次,缺乏與本業、文化及未來願景的深度整合。她強調:「永續不該只是報告書上的一頁亮點,而要成為企業經營思維的一部分,影響組織文化、產品策略與社會連結。」

保聖那館 PASONA Natureverse 展現未來醫療與社會永續價值。台灣...
保聖那館 PASONA Natureverse 展現未來醫療與社會永續價值。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提供

觀創會長期推動地方創生的永續升級,蔡文宜認為,企業若能有效連結在地團隊資源,掌握「體驗經濟」全球趨勢,能創造出差異化的社會影響力。觀創會近年協助地方媒合國內外資源時,逐步攜手跨領域和跨國夥伴建立「綠色體驗生態系」網絡,重新詮釋永續旅遊和地方創生。台灣對於地創的想像充滿刻板印象,但事實上百工百業都需要「綠色體驗」,蘊含地方創意的永續旅遊不只局限在生態環境,ESG中的社會指標S也需要政府和企業高度關注。以日本地創元老社造派的山崎亮或商業派的木下齊來反思,當前的綠色體驗時代,除了在地認同、社群連結,也要兼顧產業的經濟發展。

國際案例啟發台灣企業應深思永續策略內涵

今年協會策劃赴大阪萬博企業參訪團,實地觀摩日本保聖納集團(PASONA)、餐飲生活品牌企業BALNIBARBI(バルニバービ)在淡路島的地創計畫場域Frogs FARM PICNIC GARDEN,掌握兩大集團如何將永續理念內化為企業核心策略。

兵庫縣企劃部萬博推進局三宅隆之局長向台灣夥伴剖析SDGs創新作法。台灣觀光地方創...
兵庫縣企劃部萬博推進局三宅隆之局長向台灣夥伴剖析SDGs創新作法。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提供

PASONA集團早於10年前即提出以「生命、身心靈全人健康」為核心的永續願景,從餐飲、旅遊、農業開發,到醫療創新與地方再生,形成一條有韌性、有溫度的永續發展路徑。蔡文宜說:「PASONA館的展示清楚傳遞出企業不是為了應付ESG評鑑,而是真正思考如何用企業力量解決社會問題,這是我們台灣企業值得學習的高度。我們協會也將進一步整合社會健康(well-being)的思維到地方陪跑的實踐中。」事實上,PASONA 館的外型就是以4億年前的菊石為原型,館內也展示了因應心臟疾病的再生醫療技術(iPS細胞),提醒人的韌性才是永續產業的核心。

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Frogs FARM母集團。創辦人佐藤裕久以「壞地段戰略」翻轉老舊社區,透過餐飲與空間設計引領地方活化,並堅持與當地農漁民共好,打造共享利潤、強化地方價值的商業模式。「他們不僅思考如何獲利,更深度考量如何讓土地增值、地方共融,這種思維在台灣連鎖餐飲業仍極為稀缺。」蔡文宜直言。

團員參訪建築大師坂茂以紙材建構的農間食堂「陽・燦燦」。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提供
團員參訪建築大師坂茂以紙材建構的農間食堂「陽・燦燦」。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提供

協會角色:以陪跑取代教練式領跑,媒合企業與地方的橋樑

目前協會持續以「陪跑」的角色陪伴地方成長,也逐步扮演起企業與地創團隊間的橋樑。蔡文宜觀察,許多地方團隊正處於從0到1的摸索階段,就像學齡前的孩子,尚未建立穩定模式與清晰語言,在過程中需要的是耐心陪伴、邏輯梳理與思辨練習,而非上對下的「教練式」指導。

許多企業想深耕地方,卻常因不了解地方需求與文化,導致雙方難以有效對接。除非企業的目標是,具備穩定商業模式的地方組織,像是已識字、準備上課的孩子,已可產生顯著的商業效益。然而,許多具有永續解方、符合綠色體驗的地方團隊通常人力和資源有限。因此,「觀創會的角色不是主導,而是陪著一起思考、找路、調整節奏;同時協助企業看見地方的潛力與價值,成為溝通、轉譯的夥伴。」蔡文宜強調,陪跑的主體在地方,協會不是單向資源輸送方,而是串起多方對話的關鍵。

淡路島禪坊靖寧的生活永續場域推廣身心平衡。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提供
淡路島禪坊靖寧的生活永續場域推廣身心平衡。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提供

協會另一位創辦人、島內散步執行長邱翊亦分享,許多企業其實願意投入地方,但雙方資訊落差與溝通落差大,透過協會或類似組織作為中介平台,能有效降低協作門檻,創造長期穩定的共生關係。他強調:「不是單向捐助,而是企業與地方彼此找到共創價值的空間,讓企業資源成為地方永續化的助力。」

永續應是長期策略 而非短期行銷

協會強調,真正成功的永續案例往往來自企業長期、深度的策略思考,而非為了短期行銷或滿足法規而為。例如台積電、台達電已將永續內建進企業DNA,能反向轉化為新的商業模式與市場優勢。

蔡文宜提醒,台灣企業要有全球視野,台灣股市外資比重高,國際投資人愈加關注企業的永續策略與實踐深度,若只流於表面,長遠恐不利資金吸引與國際市場競爭。

邱翊提到,台灣企業二代三代接班時,思考已從「如何生存」轉向「如何讓生意做更長久」,為永續轉型提供新機會。「或許他們可以像PASONA那樣思考10年後企業應該長什麼樣,讓永續成為累積未來成長的基礎。」

協會期望透過國際交流讓台灣企業學習將永續發展內化為企業文化和長期策略,而非僅是應付外部要求的短期措施,在全球永續潮流中建立真正競爭優勢。

禅坊靖寧推廣社會健康的生活練習。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提供
禅坊靖寧推廣社會健康的生活練習。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提供

禅坊靖寧在淡路島的自然中體現日本綠色飲食文化。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提供
禅坊靖寧在淡路島的自然中體現日本綠色飲食文化。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雙料殊榮!帝亞吉歐連續9年榮獲「天下永續公民獎」 亦蟬聯「天下人才永續獎」
下一篇
發揮金融正向力量!富邦金控發布2024年永續報告書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