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26字
「腦腐」是2024年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選出的年度詞彙,用來描述人們因長時間沉浸手機短影音,導致專注力與思考力下降的現象。特別是兒童與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影響。為此,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陪讀計畫特別在寒假期間為孩子們設計戶外課程與冬令營,避免孩童開學後腦腐,學習成績與自我形象低落。
基督教救助協會表示,1919陪讀班先未雨綢繆,為了幫233班2,558名弱勢家庭的孩子填補寒假的學習空缺,遠離不當使用手機造成「腦腐」現象,各班都在寒假期間設計戶外課程與冬令營,期待透過提供具安全感、運動、社交、視野、思考的活動,幫助孩子擴展視野,避免「腦腐」。
除了作業開天窗,孩子的腦腐症狀也很明顯,包括反應遲鈍、無法專注,容易發脾氣等。因此,為了將孩子們導回正軌,陪讀班以「以家為首位、訓練自己、幫助別人,及玩出大能力」為課程核心理念。彩衣老師指出,孩子們有了手機後,就喪失玩的能力了。因此她非常強調「遊戲化學習」,寒假期間,除了有攀岩垂降,還有球類運動、舞蹈肢體開發、大自然體驗等,豐富多元又好玩。
今年小五的小傑(化名)是小四時來陪讀班的。他爸爸是更生人,媽媽已過世,由阿公阿嬤照顧。彩衣老師說:「小傑是小四時來的,但剛來時竟然連一個字也不認識。所以我們透過遊戲來引發他的學習動力,現在一年過後,他已經認識幾百個字了。加上有寒假的快樂經驗,我相信開學後,他也一定能順利適應開學的節奏。」
避免「放養」 資助陪讀
三年級的小潔(化名),小一時來陪讀班。她的媽媽因吸毒入獄,目前由外婆與阿姨照顧。她本來是嚴重的手機上癮者,放學後只顧滑手機,與家人零互動,外婆因此求助陪讀班老師。還好來陪讀班後,小潔非常熱衷各種活動。現在她每天回家後,不僅會告訴外婆學校與陪讀班的大小事,也會主動幫忙做家事。
救助協會自2004年發起1919陪讀計畫,21年來已資助超過8萬人次的弱勢家庭孩子。113學年度1919陪讀計畫將持續資助全台233班的弱勢家庭兒少。救助協會呼籲社會大眾能持續支持1919陪讀計畫,與弱勢家庭孩子一起迎向燦爛的未來!
1919陪讀計畫詳細介紹 https://www.ccra.org.tw/SviAriticlePage.aspx?SVSID=1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