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72字
國際扶輪3510地區第4分區為支持「社團法人台灣愛與希望國際關懷協會」,不畏艱辛的找顧收容極重度自閉症兒童與極重度殘兒童,特由高雄朝陽社社長余宗儒發起,邀請高雄第4分區-高雄北區、高雄中區、高雄中北、高雄五福、高雄富立、高雄博愛和高雄鐵人扶輪社熱心響應,並結合2022-23年度扶輪基金會「用愛關懷身心障礙及受虐孩童」地區獎助金,合計40萬元,1月12日晚上於高雄中正一路愛與希望協會健康廚房舉行捐贈儀式。
包括國際扶輪3510地區第4分區助理總監孫銘一、副助理總監洪國瑜,以及高雄朝陽社社長余宗儒、高雄北區社社長張明山、秘書陳威豪,高雄中北社社長盧鏡仁、秘書施伯明;高雄五福社社長吳東晉、祕書湯人仰,高雄富立社社長劉伯軒、秘書陳清源,高雄博愛社秘書張朝凱、高雄鐵人社社長趙傳亨出席捐贈儀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入了解「社團法人台灣愛與希望國際關懷協會」,並透過多位受虐兒來到愛與希望後的改變影片,以及高雄長庚兒科部徐美欣醫師對協會照顧這些受虐兒們的進步與成長,給予肯定的影片後,當場有貴賓馬上簽每個月固定認養,助理總監孫銘一在會後更以個人名義捐贈10萬元給協會,成功企業家的愛心充分展現。
台灣愛與希望國際關懷協會是由理事長田安克博士及兒童之家創辦人鄧馨庭夫婦於民國105年成立,108年更名為「社團法人台灣愛與希望國際關懷協會」。這是一份愛的起源,夫妻倆在土耳其工作時,不忍看到因戰亂受傷害的孩童,於是開始幫助當地難民家庭重建生活。這份愛跟著夫妻倆回到台灣後繼續萌芽,不只增加菲律賓貧民窟教育事工,更在台灣本地設立「愛與希望兒童之家」,幫助兒童醫療、復健、教育、課程活動等生活照顧服務,繼續為照顧0~12歲受虐重殘導致無法正常生活的孩童努力。
國際扶輪3510地區第4分區助理總監孫銘一表示,國際扶輪向來支持有助於社區的短期人道計劃,得知愛與希望協會是「小家式」機構型態,然而依據設立標準需要有客廳、諮商室、無障礙廁所、小童房、中童房、大童房、餐廳、廚房、浴室等設施設備,極需要社會大眾給予協助,來幫助這群孩子,讓他們有更完善的設備可以使用。 因此,由高雄朝陽社社長余宗儒發起,加上高雄第4分區共8個扶輪社共同攜手,並結合2022-23年度扶輪基金會地區獎助金捐資40萬元,幫助愛與希望協會團體家園的硬體設施,添購電視、冰箱、冷氣、伸縮床、桌椅、學習用筆電等設備,降低協會自籌經費的壓力,讓孩子們可以獲得被照顧及可以安心學習的環境。
余宗儒社長表示,愛與希望兒童之家收留都是其他機構較不願照顧的重症受虐兒,感謝有這樣一個家庭式的機構,提供穩定的住所,讓這些幾乎被社會拋棄的極重度自閉症兒童與極重度殘孩子,可以受到更好的照顧;尤其,令人感佩的是「愛與希望兒童之家」不只提供基本的生理與安全需求,也給予孩子愛及家的歸屬感需求,這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
因此,余宗儒特地在歲末年終之際,偕同第4分區助理總監孫銘一、副助理總監洪國瑜及各社社長、秘書一起來機構看看孩子,希望藉此拋磚引玉,關心這群需要長期關懷的孩子,也希望社會各界一同來守護台灣在地弱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