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話題系列加開第二季!
空降接班可以嗎?老員工難溝通該怎麼辦?
12位傑出企業二代,揭開繼承者們面臨的三大試煉與四套解答劇本!


不再通知

桃園開發新水源 樹永續發展標竿

提要

再生水+農灌節水技術+放流水供灌 帶動農業邁向2050淨零轉型目標

本文共1085字

經濟日報 劉靜君

再生水+農灌節水技術+放流水供灌 帶動農業邁向2050淨零轉型目標

農業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陳豐文(左起)、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水務局局長劉振宇、水務局...
農業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陳豐文(左起)、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水務局局長劉振宇、水務局科員趙本翰,在領取國家永續發展獎後合影。毛洪霖/攝影

111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總計有134個機關、企業及團體報名參賽,經過初選、複選、決選的3階段評選,選出四大類別,共計52個單位獲獎,桃園市政府水務局以臺灣不再「渴」望-桃園水資源循環經濟及智慧節水計畫,榮獲111年國家永續發展獎(政府機關類)。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長劉振宇指出,全球暖化導致旱、澇交替的極端氣候,這種情況已成為臺灣這幾年的「新常態」,隨之而來的災害,對於全國人口成長數第一、全國工業產值第一、北台灣農業重鎮的桃園市更是首當其衝,必須嚴肅面對。

隨著國內環保意識抬頭,如今友善環境、與自然環境共生共榮的概念成為國家發展時的重要考量因素。由於傳統的水資源開發主要來自於興建水庫,但非常困難,且推動不易。近年來主要以發展新興水資源來輔助傳統水資源的不足,也就是將廢污水回收再利用做為現階段新興水資源發展的一環,其中,生活污水的再生利用,是將生活污水經由水再生設施處理後,藉由配水系統將這些放流水供應給具限制性的生活、工業、農業、環境景觀等使用或地下水補注。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為減緩水資源供應與調度壓力,除積極推展「水資源回收中心工業用再生水計畫」外,另自2019年起與經濟部水利署合作,以桃園市為示範區域,首創以「放流水」做為稻作、溫室旱作物、水耕蔬菜栽培等灌溉水源,目的在減少水庫供灌的壓力,並改良以色列滴灌系統,發展出低成本的智慧節水管理系統,可以即時掌握田間資訊、遠端進行控制,協助農民達成維護農地生產、農業節水目標,成為兼具「永續」、「環保」、「智慧」、「節水」等多項效益的前瞻計畫,是各縣市政府推動水資源永續發展的學習標竿與典範。

政府也應運用全國現有72座水資源回收中心(坐落在農田附近)放流水充分運用在農業供灌,讓水資源多元應用,如果能再結合智慧供灌系統,將可大幅節省水庫用水,讓工業及民生用水的調度能夠更加靈活,徹底解決國內的缺水、乾旱問題。

未來,此項計畫可望帶動全國各水資中心將放流水應用在農業的減排、調適作為,每年36,500萬噸放流水可以供應全國1萬公頃水稻田使用,估計可以減少使用3,000噸氮肥,相當於每年減少2萬噸的碳排,落實「臺灣永續發展目標」,確保糧食安全,促進永續農業,確保環境品質及永續管理環境資源,同時促進包容、永續的經濟成長,提高勞動生產力,也推動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以放流水來協助穩定臺灣的水資源管理,透過落實執行「水資源循環及智慧節水」,延續「臺灣永續發展」的理念,將可帶動農業邁向淨零排放與達成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桃園市政府水務局廣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帝亞吉歐第19屆夢想資助計畫年度得主揭曉 助力夢想家實踐永續藍圖
下一篇
同理高齡長者 宏泰人壽董事會、高階主管全員參與「彭祖體驗」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