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關稅風暴接踵而來,快看專家如何解析,抓穩投資、發掘獲利!現在訂閱,立即暢讀經濟 VIP 好文,還有黃金等你拿喔!


⭐不限方案訂閱送 7-11 100 元
⭐年訂有機會獨得黃金豆一錢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關稅風暴接踵而來,快看專家如何解析,抓穩投資、發掘獲利!現在訂閱,立即暢讀經濟 VIP 好文,還有黃金等你拿喔!


⭐不限方案訂閱送 7-11 100 元
⭐年訂有機會獨得黃金豆一錢


不再通知

李嘉誠脫手巴拿馬運河港口 套現190億美元!以退為進掀地緣政治新風向

香港首富李嘉誠擁有的「長江和記」日前宣布將出售包括巴拿馬運河在內的港口給美資集團,引發香港大公報連續發文痛批。(路透)
香港首富李嘉誠擁有的「長江和記」日前宣布將出售包括巴拿馬運河在內的港口給美資集團,引發香港大公報連續發文痛批。(路透)

本文共1780字

經濟日報 財訊雙週刊

李嘉誠出售巴拿馬運河等港口給美商貝萊德為首的財團,套現逾190億美元,震驚市場。回顧李嘉誠的商業布局,都是以退為進,為日後帶來更大利益。

作者:陳曉陽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和集團3月4日深夜,突然公布出售巴拿馬運河等港口給美商貝萊德(BlackRock)為首的財團,套現超過190億美元,震驚市場。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在重返白宮後的首次國會演說,同步宣布這項極具爆炸性的交易案,並且興奮地把巴拿馬港口轉手美企形容為美國的「征服」和「勝利」。但對算盤打得夠精的李嘉誠來說,又是一次華麗轉身。

美國總統川普1月20日就職演說中重申要奪回巴拿馬運河,而營運巴拿馬運河兩端巴爾博亞港(Balboa)和克里斯托巴港(Cristobal),是和記港口集團持有的巴拿馬港口公司,其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因而捲入這場地緣政治風暴中。

售歐亞港口 化危機為轉機

《金融時報》報導,川普重回白宮後,這項交易便已低調展開。長和認為,單純出售政治敏感的巴拿馬港口並非明智之舉,反而在集團股價過去5年下跌40%的背景下,決定出售整個歐亞港口業務。現年96歲、2018年已退休的長和創辦人李嘉誠親自操刀,率領長子長和主席李澤鉅,與貝萊德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等商業巨頭談判,主要以視訊會議與電話方式進行,此次交易談判在數週內迅速完成。

為完成這筆巨額交易,貝萊德引入地中海航運公司(MSC)參與。MSC為全球最大航運商之一,並為和記港口主要客戶,而李嘉誠父子與MSC創辦家族阿蓬特家族的交情,也是促成交易的重要原因,連阿蓬特家族成員Diego Aponte都親自參與其中。

於是在4日,長和公布與貝萊德組成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出售和記港口持有的巴拿馬港口公司90%股權,以及長和在和記港口與相關公司持有的80%有效控制權益,包括23個國家、43個港口的199個泊位等。

《財訊》雙週刊指出,根據公布內容,和記港口集團出售資產的總企業價值已協定為228億美元。同時,長和獲得超過190億美元(約新台幣6235億元)的現金收入,接近長和的市值,消息震驚市場。長和股價5日一度暴漲近25%,收在52.65港元,創下2023年8月初以來的新高。交易完成後,港口業務在長和總收益中的占比,將從過去的顯著水平大幅降至僅約1%。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交易標的不包括和記港口信託在香港及中國營運的港口資產,顯然李嘉誠給自己留了後路。分析認為,這一決定既有政治考量,也有商業邏輯;出售中國資產可能需複雜的監管批准程序,而貝萊德作為西方投資機構,可能也不願持有中國港口資產。該集團在公告中特意強調,出售資產不包括任何和記港口集團信託股權,即該信託在香港和中國營運的港口,包括鹽田國際、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等戰略資產。

賣黃金水道 遠離政治紛爭

至於李嘉誠和巴拿馬運河的淵源則要追溯到1997年。當年,長和旗下的和記港口巴拿馬港口公司取得巴拿馬政府授權25年,在當地經營巴拿馬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巴兩個港口,並於2021年屆滿後自動續約25年。巴拿馬運河是全球「黃金水道」。數據顯示,巴拿馬運河承擔全球6%海運貿易量,美國是巴拿馬運河最主要的使用者,占運河貨運量約74%。其次為中國,約占21%。

表面上看李嘉誠是受到美國施壓而出售港口,但從另一角度看,這是商業的精準計算。作為事業版圖遍布全球的超人,李嘉誠自有其國際視野及布局,在各種政治角力中遊刃有餘。

回顧李嘉誠的商業布局,都是以退為進,為日後帶來更大利益。例如,2013年,他拋售中國房地產,趕在房市調控前套現數百億元人民幣,把資金轉入歐洲公用事業和電信事業。自2020年起,李嘉誠開始進行「脫歐」計畫,陸續出售英國與歐洲資產,包括長和宣布以100億歐元出售其在歐洲市場的電信基礎設施業務。

《財訊》雙週刊分析,對長和而言,此次交易獲得的充裕現金將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強大支持。晨星公司高級分析師Dan Baker指出,「管理層對長期股價表現不甚滿意,此次交易是釋放價值的有效方式,也為公司未來戰略調整提供了充足資金支持。」

延伸閱讀: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川普沒說的盤算:AI對抗中國,不能缺先進晶圓製造

川普才大讚「部分停火」成果,俄羅斯就空襲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普丁在玩什麼把戲?

名檢改披律師戰袍!曾辦吳東進、王貴鋒背信案 李秉錡推第三方檢舉機制,鎖定企業防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香港民主黨通過授權中委會 跟進解散事宜
下一篇
香港強積金4月損失逾400億港元 因全球股市下跌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