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90字
香港最新財政預算案提及,香港交易所今年內會就改善交易單位制度提出建議。港媒13日指出,港交所過去數周在與券商的會談中,已提出簡化每支股票最小交易單位的選項。知情人士稱,港交所尚未表明傾向的方向,但預期將降低投資者購買一些最貴股票的門檻,以刺激交易。
港股的交易單位制度俗稱「手數」制,目前香港股市每手股數由公司自行設定,範圍從100股到數千股不等。相較大陸A股所有股份統一「每手」單位為100股;美股則可以1股交易;台股整股單位為1000股,但也可以進行零股交易。
香港經濟日報13日分析,以目前恒指藍籌股中,個股股價最高的騰訊為例,按上日收市價為512港元,每手100股計算,一手入場費要5.12萬港元;整體港股市場中,個股股價最高的是老鋪黃金,該公司本周最高價為798港元,一手同樣是100股,「入場費」曾接近8萬港元。
不過股價最高、不一定是「入場門檻」最高。比亞迪一手500股,以上日收市價355港元計算,一手入場費近17.8萬港元,是SPAC公司以外一手入場費的最高公司;而青島啤酒每手股數達2000股,即使股價僅為52.45港元,一手入場費亦要10萬港元以上,與比亞迪為「唯二」入場費要6位數的個股。
彭博報導,交易所發言人表示,香港交易所評估每手交易的數量處於初步階段,這是交易所持續努力改進香港股票市場結構,以確保其切合所需的一部分;香港交易所將考慮各種方案的優點,並在實施任何調整之前諮詢市場。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時表示,港交所與證監會,將在年內就改善交易單位制度提出建議,讓交易安排可更符合不同大小股份的流動性特質、投資需求,便利交易及提升效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