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90字
香港一間醫院爆發大腸桿菌感染,三名醫師上周受感染先後出現相應症狀,其中一名醫師住院後翌日離世。
事發在香港瑪嘉烈醫院,爆發的是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三名腫瘤科醫師二月四日至二月十日間,先後出現發燒,肚痛及腹瀉等徵狀。其中最先發病的醫師,二月六日入院治療,翌日離世,其餘兩名醫師病症輕微。院方目前評估,個案暫不會威脅到病人安全。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說,初步推斷爆發群組個案的其中一個可能性,是患者進食了受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汙染的食物,防護中心十一日早上已到瑪嘉烈醫院腫瘤科休息室,收集二十個食物樣本,並已聯絡港府食環署,要求巡查院內餐廳,確保食物安全。
歐家榮說,調查暫時未發現患者有共同進食任何食物,或曾共同前往某間餐廳。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有機會透過環境汙染人傳人,香港防護中心已於腫瘤科辦公室及洗手間等地點,採集逾四十個環境樣本,正等候化驗結果,確認是否有環境汙染的因素。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說,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很少導致一向健康、沒有嚴重病患的成人死亡,現階段暫時不排除任何病因,亦可能需要經過病理科醫師進行解剖才找出病因。離世病人進院後有服用抗生素,能透過樣本找到病因的機會很小。呼籲所有院內腫瘤科醫師,如果出現腹瀉、肚痛或發燒等徵狀,應立刻將糞便樣本送回醫院進行化驗,又呼籲醫院員工切勿隨便服用抗生素或抑制胃酸的藥物,否則可能加重病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