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加速去蕪存菁 鐘表界生態展現新風貌
5月初,鐘表龍頭品牌勞力士、百達翡麗、香奈兒、蕭邦、帝舵等5大品牌宣布退出百年歷史的巴塞爾珠寶鐘表展,投下業界震撼彈。新冠疫情意外成為表展生死存亡的最後一根稻草。
傳統「大拜拜」表展去蕪存菁
事實上,自2018年斯沃琪集團帶頭退出以來,每年愈來愈多品牌出走。今年逢疫暫停,卻迎來最大「樁腳」因不滿退費憤而退出。而反觀5大品牌「投靠」的FHH,旗下另一表展Watches & Wonders則因應疫情改為線上虛擬展出,靈活做法至少得到同業肯定。表展本身型態古板未能跟上時代,除了高額參展費、巴塞爾珠寶鐘表展主辦單位MCH的高姿態也是遠因。
一個世紀以前,幾個在瑞士的鐘表品牌互助壯大產業,每年一度、集中同一地點展出,方便客人與經銷商一起展出作品接訂單,演變成表展。如今,在網路上就能瀏覽每年新作甚至下訂,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以往媒體要親至表展見到新品才能作出報導給大眾;但若消費者可以自行上網就取得這些資訊,媒體是否還需要舟車勞頓去取材?表展勢必演化轉型得以生存,疫情加速了去蕪存菁,後疫情表展的新風貌,值得觀察。
igTV與直播成「破口」 突破地理疆界
全世界大量封城,鐘表品牌透過ig TV與網路直播,嘗試突破地理疆界。例如IWC則以預錄方式,找來品牌大使朗讀「小王子」的故事,傳遞正能量。
網路直播對談則是另一形式,不少品牌便與零售通路、雜誌、品牌總裁大量對談,其中MB&F就採跨品牌策略,由創辦人與Girard Perregaux、Ressence總裁跨界對談;另外PANERAI更突發奇想,與義大利皇家海軍合作,深入海底、前往軍用設備直擊解密,20多分鐘的ig TV共有3,000多次的觀賞次數,成功造勢也突圍。
停工與暫緩新品 價格整理
疫情襲歐,各大表廠以員工安全考量紛紛停工,重要品牌如勞力士與百達翡麗更暫緩發表新品。對此業界多表達樂觀看法。
首先,業績受衝擊最大的經銷商不必再手頭緊縮之際還要咬牙擠出錢來購買新品,生產力受影響的表廠僅需優先處理既有訂單,是利多。
另一方面也有專家認為,因經濟緊縮、現金為王,消費者購買力受到影響,加上居家防疫讓許多人冷靜審思衝動追價購物,對於部分價格一直上揚、超定價販售的熱門表款,短期間得以協助整理價格。
手表M型化趨勢
表展取消、勞力士退出表展並宣佈暫緩年度新品發表,連帶使得2020年新品發表銳減,並呈兩極化呈現。最明顯當屬2020的鐘表與奇蹟(Watches & Wonders)線上表展,除IWC帶來完整的葡萄牙系列,多數都品牌採精兵政策,保留實力。
但專賣店限定或大複雜功能的「大表」仍有搶市策略,呈M型化發展。例如江詩丹頓便在閣樓工匠與Traditionelle系列一口氣帶來八款工藝與複雜功能大表,沛納海、朗格、羅杰杜比也有多款專賣店限定的超話題款式,在買得少的前提下,如何想盡辦法直抵頂級客的金庫?M型化或成求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