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出口何時「迎春燕」? 財政部這麼說

出口持續低迷,何時才能「迎春燕」?(本報系資料照)
出口持續低迷,何時才能「迎春燕」?(本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483字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即時報導

出口持續低迷,何時才能「迎春燕」?財政部今(7)日表示,俄烏戰爭變化、全球通膨壓力、各國升息循環、中國大陸清零政策走向、美中科技戰風險等五因素,高度牽動出口表現,對廠商而言,庫存若能早些去化,才能「似曾相識燕歸來」。

財政部官員表示,除了部分基本金屬業者等零星廠商認為觸底回升指日可待,多數業者認為供應鏈仍深陷庫存調整,並未看到落底跡象,後續仍須持續觀察。

推薦

財政部指出,俄烏戰爭僵持不下,全球通膨壓力有增無減,主要經濟體啟動升息循環,對終端需求的制約益加明顯,各國製造業景氣相繼收縮。

財政部表示,我國雖受惠於新興科技應用及終端產品晶片含量提升的挹注,但傳產貨品外銷所承受的壓力快速升高,加上新冠疫情與大陸清零政策走向不定,美中科技戰風險尚存,皆將高度牽動我國出口表現,有待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而大陸為我國最大出口市場,清零政策變化將是觀察重點。官員分析,一來大陸對於解封的進程尚未明朗,二來即便解封,也仍得觀察大陸疫情變化、疫苗施打率等發展。

官員認為,儘管未來大陸解封有機會帶來回補需求,長期而言屬於利多,但在疫情反覆發展下,短期內拉貨動能應無法一步到位,仍會經歷陣痛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去年電子發票消費金額破8兆 近5年成長1.3倍
下一篇
買賣未上市櫃股 留意三稅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