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CFC未實現獲利卻先課稅?財政部:將整合意見對外說明

本文共413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姿穎/台北即時報導

CFC新稅制預計2023年上路,針對外界對於「台灣CFC制度衍生重複課稅」等問題,希望將未實現金融資產評價損益自CFC當年度盈餘排除,否則可能有「未實現獲利卻先課稅」問題,財政部今(23)日表示,已發問卷詢問各方意見,後續將整合意見對外說明。

賦稅署副署長李雅晶表示,CFC制度不是加稅措施,而是將CFC當年度盈餘視同分配,提前在盈餘發生年度課稅,而對於外界建議,將未實現金融資產評價損益自CFC當年度盈餘排除,否則可能有「未實現獲利卻先課稅」問題。

推薦

李雅晶說明,國內的CFC制度是按國內認可財務會計準則,計算的財報盈餘,為計算基礎,且儘量減少調節項目,使納稅義務人不會因CFC制度重新計算盈餘,降低納稅義務人依從成本。

不過財政部也考量,金融資產通常在短期內會經常交易,就未實現金融資產評價損益調減CFC當年度盈餘,短期內即須加回,可能增加處理程序;因此目前正在綜整各界意見,以及參考其他實施CFC制度國家的做法,並持續滾動檢討。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企業捐物資 有條件免開發票
下一篇
跨境給付國外權利金 台企可善用兩招省稅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