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當14年公務員後回台灣就業,他感慨:開會不是意見交流,都在聽長官發號施令!
在台灣的政府機關當菜鳥,我知道要懂得察言觀色,低調一點,先了解台灣政府的文化,學習這邊的倫理和規矩,上班一個月之後,我發現了一些台灣政府文化和美國的政府文化差異。
我是一個電腦系統分析師,所以我的工作就是要學習部門裡面的運作流程,然後設計改良的流程(SOP),通常會運用新的電腦系統讓流程更加有效率,增加自動化,所以做我們這一行的常常要諮詢部門裡的員工,才能了解細節,也就是說電腦分析師常常要和客戶開會,和使用者商討需求。
在台灣的政府上班一個月之後,我很快就發現台灣政府的開會的方式,不是在做意見交流,而是在聽長官的指示。
每次開會基本上最有權力表達意見的人都是官階最高的人,通常會要求開會的人也都是位階較高的人,甚至有幾次,因為電腦系統需要商討細節所以開會,結果資訊人員都沒有發言,反而是跟資訊背景完全不相干的部門長官佔據了大部分的發言。資訊會議的效率低落可想而知,我後來詢問一些朋友和同事,他們告訴我在台灣其他的政府單位也都是這樣的,這是文化的問題。
可是我在美國的政府上班的時候,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要求開會,決定要開會的人通常會主持會議。因為要求開會的人想要了解狀況或者是和部門裡的人商討事情,所以要求開會的人就會主持會議,不是位階最高的長官主持會議,會議是用來討論事情,不是用來聽長官的指示。
很多時候,部門的首長都沒有太多的意見,通常是開會過程中問幾個問題,或者是詢問案子的進度,來參加會議的人,不論位階高低,都可以暢所欲言,所以溝通良好。
我還記得我大學剛畢業就進入美國政府上班,還是個年輕小伙子的時候,就在一個20幾人的會議,包括部門首長也在場,我可以告訴他們許多電腦系統的問題,儘管我只是個新來的,他們仍然詢問我的看法,尊重我的專業。
然而我在台灣政府上班的感想是:台灣的政府單位不懂得如何開會。台灣為什麼會這樣?
我一開始猜測是因為台灣的權威體制,可是後來想想,我覺得主要原因可能是台灣的填鴨式教育造成的。台灣的教育制度從小學一直到碩士班,學生基本上都是坐在椅子上不發一言,完全的接受老師的灌輸,也就是填鴨式教育。
一個普通人一生上學的時間就花了將近20年,在這種教育體制下,許多人已經習慣坐著聽話,把學校教室的那一套直接搬到公司的會議裡了。
相較之下,我在美國唸碩士班的時候,班上的學生許多都是當地公司裡的主管,上課的時候除了的學習教授教的,大部分時間時間都是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學習,我們班上也有一些從台灣來的留學生,他們總是幾個人坐在一起,不發言,也從來不問任何問題。
上了幾節課後,教授都覺得有點奇怪,我還記得教授說,班上幾個外國來的留學生似乎都不說話,或許是文化的問題吧?
台灣是一個很年輕的民主國家,在文化上正在慢慢地擺脫中國式的權威教育, 我們有許多體制和思想還停留在權威時代,如果台灣的教育不去除權威,不鼓勵學生學習如何討論事情,我想再過30年,台灣的政府單位仍然不懂得如何開會⋯
本文由外國倫看台灣授權刊載
相關新聞
- 這就是為什麼愛說話的人,運氣特別好,起碼不是第一個被資遣!2021-01-16
- 管50座大安森林公園範圍,低薪高風險...退休老闆、碩士生搶報考 巡山員為何竄升夯職業?2021-01-14
- 斷開雜亂人生!她的過年不必大掃除 設計師的零雜物生活2021-01-14
- 轉職潮超前部署 求職網站點擊數增三成2021-01-13
- 老闆必知 僱用中高齡就業者完全手冊2021-01-12
- 找個工作好過年! 高雄加工區4科技公司釋138職缺2021-01-11
- 歲末年終找個工作好過年 高雄加工區14日辦現場徵才2021-01-11
- 薪酸!全台一半以上勞工年薪不到50萬元2021-01-06
- 男搭錯車迷路錯過面試 提國賠求償3萬敗訴2021-01-06
- 一個人只有過得不好 才去回憶過去2020-12-29
- 你弱的時候,壞人最多;唯有強大,才有選擇的權利2020-12-29
- 比台積電、富邦momo還熱門 為何求職者瘋向這家日商投履歷?2020-12-29
- JINS邱明琪成日本上市公司首位台藉女性執行董事!她的行事曆暗藏15分鐘時間管理術...2020-12-24
- 有人就有江湖!你是愛恨分明還是職場霸凌?2020-12-24
- 二年後,我能談到比現在高30%的薪水?職場達人:做好「這件事」就大有機會!2020-12-23
- 北市勞動局邀企業徵才 最高薪資上看41K2020-12-22
- 當老闆找你吃飯,不是真的想聊工作,而是觀察你會不會做人!2020-12-22
- 劇組人員沒保持社交距離,阿湯哥當場狂飆:我們創造上千個工作,不是毀掉別人生活2020-12-21
- 關於錢的三件事 上班族愈早知道愈好2020-12-21
- 內向害羞的人想要加強表達力 教你三步驟2020-12-17
熱門文章
- 三星S21銷售看旺 台鏈振奮2021-01-16
- 台積擬擴產 紓解車用晶片荒2021-01-16
- 日月光獲利 創三個新高2021-01-16
- 內外資挺台積電 目標價喊865元2021-01-16
- 世界先進談漲價 審慎評估2021-01-16
- 七大內外資看台積 喊挑戰800元2021-01-16
- 麥格理看聯發科 目標價升至1125.5元2021-01-16
- 晶技去年獲利倍增 每股稅前盈餘5.44元2021-01-15
- 美制裁陸廠 晶片產能搶更兇2021-01-16
- 日月光今年營收 衝5,300億元2021-01-16
- 世界先進攻車電 尋找併購標的2021-01-16
- 疫情衝擊交通運輸業 高鐵去年營收率退但仍可獲利2021-01-16
- 手機品牌搶5G市占 大打價格戰2021-01-16
- 世界董座方略 看好今年景氣市況2021-01-15
- 行動基因 比肩國際大廠2021-01-16
- 企業生日快樂/台鹽與時俱進 邁向百年企業2021-01-16
- 精準醫療合作聯盟啟航 致力癌症基因變異檢測2021-01-16
- 企業生日快樂/台鹽董座陳啟昱 幫企業「換心」2021-01-16
- 企業生日快樂/台鹽業內外進擊 營運更上層樓2021-01-16
- 傳奇自結去年獲利 全年每股稅前盈餘4.99元2021-01-1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