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經濟學視角看單身歧視

婚姻在絕大多數時間都是一種必要的經濟與社會「契約」,尤其是對女性而言。圖/pexels
婚姻在絕大多數時間都是一種必要的經濟與社會「契約」,尤其是對女性而言。圖/pexels

本文共1741字

彭博資訊專欄作家 Allison Schrager

最近我就「財富的未來」和旁人進行了一場對話。我聽到一種相當復古的主張,讓我恍然間彷彿身處1982年:美國應該恢復單身歧視。作為單身者,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憤怒。但冷靜下來後再思量,我忽然覺得這個想法或許有其道理。

如今走入婚姻的美國人數量已不如從前。某種程度上,這反映出社會變得更加自由,人們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而不再遭受非議。但單身者(不同於未婚同居者)人數增加,正創造出經濟學家所說的「負外部性」。因此,對單身者的偏見可能會為社會帶來一定的好處。但就我個人而言,若必須為保持單身付出某種代價,我寧願承受社會的不認同,而非為此被課稅。而且這樣或許更划算。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經濟日報攜手彭博,提供您全球即時財經動態、時事分析、名家專欄。一站閱讀,與世界同步。

上一篇
金卡簽證對社會的影響
下一篇
人民幣何時會大幅貶值?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